旋即暗暗搖頭,要是他連這一關也過不了,斷然不能持續精進,修煉到今日境界。
石墨心意已活,但面上平靜,只是在靜靜等待。
此時此刻,冷化的心意,石墨了
如指掌。
在這半年時間內,石墨除了修繕啟化玄宗八部經典的字句外,自己開門立基,定下道傳。借鑒自己為小童木辛創制道術的路子,旁征博引相互發明,煉成了一上一下兩部道術。
因修為所限,這兩部道術中的實行法門,大部分都只是到金丹境為止;至于更高境界的法訣,不過是石墨縱其想象,肆意編造的。
這兩部道術,其實是一法。只是方向不同,一部是自上而下;一部是自下而上。
雖然事發突然,但是石墨還是在一瞬之間就理清了其中之利弊。
不出手干涉,莫尚惠等獨自炮制的法訣十有要穿幫,這斷然不行。
但是若出手干涉,最善之法是將那“自下而上”的道術呈了上去。此法最和古道宗傳承之韻味,保管冷化看不出破綻。
然石墨為模模糊糊一道心念指引,并未做此抉擇。
令莫尚惠等安然過關,同樣不妥。
自己所謀之事,需要有一個契機,宛若將石塊投入水中,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將那“自上而下”之法呈上去,此法門的問題在于
實在是太過于高明了。
那經籍文字中無形無相、高蹈縹緲之韻,更類乎九宗道術,至少也是經荀申整理之后的隱宗道術;而與前古道宗傳承在風格上又明顯的差別。
以冷化的心意道緣,縱然不能直接看破,多多少少也能感受到一絲不妥。
片刻之后。
冷化雙眸中銳芒一閃,高聲道“所獻經典,倒是無甚問題。但是我安知這所謂的上古傳承不是你們偶然得來的機緣,用在此時頂塞過關”
莫尚惠、晉祥非、寧子宣聞言,都是一愕,面色又喜又憂。
喜的是冷化說所獻經典“無甚問題”;憂的是冷化竟然不依不饒,不打算輕易放過。
這可實在是有些不講道理。
如果是化外蠻荒之地也就罷了;在這位圣教深耕細作多少萬年的長青界天,哪里有許多偶然的機緣可得拿出一部古道宗傳承道術,其實已經是極有說服力的存在了。
這也是莫尚惠知道晉祥非持有一法,極有信心動用此策略的原因之一。
沒想到對方真的就要在這上面追究。
晉祥非心中躊躇,硬著頭皮上前道“除了經典道冊之外,更有歷代相傳的法意劍徽一件;此物氣象之妙,宛若錐在囊中;說是意外得來的機緣,未免有些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