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在“有殼”“無殼”之間反復變化的“怪相”,以極快的速度侵徹到沈湘琴的法力邊界來。
沈湘琴那霧氣流罩,攻守之間時時轉圜,本來高明已極;但是被墨天青這有界無界的氣機一沖,立刻潰散出戰一個巨大的口子。
高下判然。
雖然數息之后這“缺口”立刻被補足,但是沈湘琴心中已是了然,自己相當于“推演”千余式帶了的優勢,已經重新被拉開,甚至還有富余。
魔道四典之中,拈花宗金花玉蒂玄珠妙法、流水宗神藏索源通貫十方成就法是務虛之道;而落泉宗妙諦六如虛丹一炁玄篇和寶樹宗無遮無量普門大祀儀卻是務實之道。
當年自與歸無咎交換道術之后,墨天青第一時間的用意,當然是集齊四典,成大功果。
但是隨著時勢推演,他卻始終沒有得到機會。
二三百載后,墨天青終于當機立斷,放棄了這一想法。而是在神念中主動隔絕摒棄了拈花、流水宗二法,全在務實之道中推演。
平心而論,若是全取務虛二典、務實二典中的一道用心推演,“以半歸全”,同樣可以達到極高境界。和通徹四典之間的差距,遠不若想象中為大。甚至從中覓得突破圓滿之上的關門,也未可知。
這一式十分古怪的“密乘實相”,正是墨天青精研二典的成果。
單單以凝聚法力、一擊強度而論,已然勝過了尋常的“圓滿之境”。
這一手施出,等若雙方的神通強度有了根本的區別,戰局便急轉直下。
大約一刻鐘之后,沈湘琴的極變氣機已然收縮至環身丈許的小小一團。而墨天青“密乘實相”的全力一擊,激蕩氣機的范圍已然達到尺。若要繼續堅持,已然不甚穩當。
果然,沈湘琴身上清光氣罩莫名一閃,仿佛通過一個極細微的傳送陣遁出至三百丈之外,高聲言道“是墨道友勝了。”
韓太康毫不猶豫的上前,但是并不說話。
意思和文晉元相同
無論是此時出戰,還是稍后片刻,一切都隨墨天青之心意。
墨天青念頭一動。
這樣層次的交手,一舉一動、每一個細微環節都要做到最佳。第一戰他并未休息,并非是出于逞強,而是的確不需要。但此時此刻,動用了“以半歸全、密乘實相”的深湛法門,若是回元復樸、調息一陣,其實也有好處。
但墨天青仔細思量,權衡利弊后,依舊言道“下一個出戰的是韓道友么請吧。”
韓太康一點頭。
在墨天青話音將落的一瞬,他已然出手
足下所立的虛空,似乎變成了無盡深淵,陡然一黑。
青天立刻化作綠色,幾乎恍然間教人以為來到了陰陽道秘地。
隨著韓太康雙掌輕輕一搓,然后向前做出一個“揮灑”的動作,四只巨物突然浮現。
其通體黝黑,宛若攻城拔寨所用的“攻城錘”一類,只是更為巨大,大約每一只都有十丈長短,二丈粗細。黑底金紋,氣象幽深。
其真實的神通法意恰恰也和“攻城錘”相似,精密歸一,猛烈無儔
這當然不是實體,而是韓太康的神通演化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