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榛子的指尖流淌的一道紫氣為姜敏儀所截住之后,亦有微妙變化。
但是這只是最樸素的法力成束之法門;但是只要姜敏儀的應對之力弱于己,無論是弱一分,二分,還是三分,這一線法力就會以均等的速度朝著姜敏儀吞噬過去。
看似樸素,其實卻是不知多少精妙神通的破法。
從格局上看,席榛子境界明顯要較利大人為高;但此時此刻卻是作為利大人的輔助。只是這輔助極為堅實,不可輕易置之不理。
如此約莫百余息之后,利大人的“丹元九振”用到了第四擊。
到了這一擊,他前番積累的優勢已經徹底明朗化,倒卷逆流的洶涌法力已不可遏制的凝練成完整一擊,和利大人的最后一擊混同,如若虛空一拳,落在姜敏儀身上。
一身悶響之后,灼熱氣機四溢。
利大人、席榛子對視一眼。
從表面上看,這一擊并未落在姜敏儀身上,而是距其三尺遠近時被一道無形光罩擋住了;但二人均知,這無形光罩,其實就是姜敏儀本身武道精神的化身。從根本上看,和姜敏儀以肉身接下利大人的這一擊無異。
利大人、席榛子二人神意流動,心照不宣。
這又成了判斷力的游戲。
看似二人已大占上風,但是除非新近創制的道術,否則當世頂尖英杰,每一人的道術都沒有秘密可言姜敏儀分明是有一種奇妙的復原之法的,似乎是以她擊打陣門時所用的四方大印為倚仗,和席樂榮的蟄眠之法異曲同工。
只是,任何這樣的“復原法”,都有自己的上限。
只要自己的攻擊力極度溢出,超越她的“復原”極限,那么便是自己二人勝了。
利大人作為主攻,心中反復推演。哪怕再如何高估姜敏儀的戰力,她也最多抵擋到第七擊。
而他的丹元振本之法,可是有九擊機會的。
第五擊落下,姜敏儀面色一白。
第六擊落下,姜敏儀氣機明顯紊亂,一升一降,浮沉不定,宛若紙鳶一般緩緩飄蕩而退,似乎已經失去了對自己身體的掌控能力。
利大人、席榛子目光一接。
席榛子的神通手段,驀然變成絲線纏連,縱橫交錯而成網羅,將姜敏儀的退路完全封死。
利大人卻是氣機一振一擊、在振再擊、三振三擊
竟是在倏忽之間,將最后三次機會全部用完了
一旦遇到機會,就全力出手
這也是防止姜敏儀漸次動用復原手段,又或者時隔一二百載,她那復原秘法又有什么新進益的最激進打法。這三連擊只需要落實,那么姜敏儀的復原術再高明到何等地步,也不可能翻盤
姜敏儀果然無力反抗。
絲線纏住之后,這剛健雄渾、豐沛無極的三下重擊,果然有非同尋常的氣象。
因為利大人距離圓滿境界一步,不論英杰輩出的今世,考諸前古各個時代,也是極為杰出的人物;而最頂尖的人物,通常不會拿自己的道途開玩笑,在破境過程中往往極少與人交手。
至于九宗諸真,從前破境皆在琉璃天中,想和人交手也沒有機會。
似這般“明顯較元嬰境強上許多、但是較之近道境又更像元嬰境”之人全力出手的景觀,說是亙古罕見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