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歸無咎在出手的一瞬,便明悟的其中虛實。
御孤乘若有所思,道:“這也算得上是天數。”
歸無咎笑道:“以一擊而論,確有造化之奇。”
御孤乘想了一想,又道:“這一息之間,看似生死一線;但歸道友依舊是有兩分余力。”
歸無咎微笑不答。
御孤乘不難分析出來,若是歸無咎是提前看穿了“一定來得及”,那么其實他是采用了一種相對保守的戰法,保證局面相對可控。
作為同樣掌握劍道真流的御孤乘,自然能夠看懂歸無咎雙指作劍,親身追擊,是一種獨特的“劍止”之意,親身所及,直指本人,不為外力所擾。其實空蘊念劍本是瞬發,感應距離又極遠。哪怕是用劫劍加身之法十六劍齊出,席樂榮也未必能夠堅持到玉離子出手的那一刻。
只是若一擊不成,歸無咎也要承擔風險。
顯然歸無咎認為并未到要搏命的那一步,方才有了剛才的銜尾之戰。
玉離子仔細想了一想,忽然一笑,道:“正當如此。”
她本是不茍言笑,肅殺嚴厲之人。此時這一笑,陣中內外之人見之,都暗暗納罕。
玉離子只是想明白了一個道理。
因為四陣相合、由她為主力出手的那一擊,境界再提高兩層至人間所無的“虛境”,她確定無疑是在歸無咎之上的,并且足足有一個層次的差距,斷然沒有不勝之理。但依據這“唯我大乘經”的布局,似乎在那落子之人看來,此陣雖強,是否勝過歸無咎,也只是五五之數而已。這二者之間,似乎有一道矛盾。
如今實戰拆解下來終于了然
她最終那一擊的固然非歸無咎所能及;但歸無咎也有能力令這一擊,并不會發生。
原來制衡在這里。
忽然間,歸無咎正身及兩道分身,忽然氣機一凝、一散;二凝、二散;直至忽然充盈,似乎莫名補足了許多劍氣鋒芒。
直到此時,歸無咎才真正恢復圓滿。
玉離子那一擊的“虛境”加持雖然消失了,但是終究有些余勢,依舊勝過她本人真實實力的巔峰一擊三分有余。認真說來,還要在當年軒轅懷道境分身的戰力之上。在歸無咎明輪生隙的情況下,硬接這一招,自然不是瞬息可以復原。
同一時間,本來氣機幾乎不存的席樂榮,宛若塑像之身忽然充盈振作,恢復生機。
只是,他看向歸無咎的神色有些復雜。
因為,盡其用便是不留余地,此時,席樂榮已然徹底失去了“還生蟄眠法”這一道神通。
但是他也沒有選擇,因為他只有稍有保留,自己幾乎便等同于真正亡去了。
而那一式“劍止”,只是空蘊念劍的次強一劍而已。
觀戰諸人中,諸族列位妖王聽二人對話,似乎雙方已有引分之意,既是驚訝,又有些意猶未盡。
這樣的戰斗,理應打到最后才好
黃希音眸中異彩一動。
御孤乘也就罷了。
龍鳳二族飛升圣祖,可是不久之間亡在這里。他四人能夠及時趕到,必然將已然發生的一切了如指掌。他們能夠輕易放下么且歸無咎出界,席樂榮立中極與荒海之局,已自然而解。
玉離子道心卓絕,或許能夠;李云龍、席樂榮則未必
果然,玉離子、御孤乘說話、席樂榮氣機一復之后,四人并未退去。
一直沉默寡言的李云龍,忽地言道:“我觀歸無咎道友這三道法身,倒是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