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以其余三人為主,也足夠勝過不使用“明輪”的歸無咎。
李云龍
他并非孤身出招,而是和席樂榮相輔相成。竟然一招就被擊斃于此
他們卻不知,唯我大乘經的配合,在全力運用本人最高境界的道術神通時,固然提升了一層;但論及本體的防御力,卻和真實自身無異。這攻守間的平衡,主要是依靠“四象輪轉”來實現的。
若是四人輪流,便可實現和歸無咎最高強度的神通運使效率相似,以攻為守,實現平衡。但若只有二人,便等若每一次輪替之間,縫隙增加了一倍。
李云龍這一擊的確不俗,但他并不能如真實臻至此番境界般窮盡揮灑。他擊出一招之后,其后便當由席樂榮為主,發出第二招。在這縫隙之間,他完全退走不及,歸無咎自可一劍將其擊殺。
歸無咎抬首一望。
這一擊,恰好是輪到李云龍為主,席樂榮虛懸于后,故而暫時逃過一劫。
席樂榮見此景象,面色鐵青,雙拳連擊。
每擊出一拳,他的身軀便向后縱出一步。
一步,八萬里。
對于道境而言,八萬里,并不算多。甚至近道境法力籠罩,亦有十萬里方圓。
但真正的玄妙在于,席樂榮借拳勢后退,每一擊擊出,不是用以攻擊斷后,而是借助武道精義將空間凝固。后來追擊者,其遁速受到干擾,立刻會降低至不下三分之二。
以席樂榮的法力,足以一口氣擊出千拳,借此布下一道橫亙八千萬里的空間避障,借此覓得一線脫身之良機。
但歸無咎氣定神閑,身軀凝立不動,毫無追擊之意;只是指尖做拈花之象。
天地間似有一劍,又似乎空無一物。
又冰消雪融。
然后,席樂榮身形一個踉蹌。道境精密完整意蘊,陡然被打破。
如此劍光顯化之頓挫,一連出現三次。
席樂榮已在百步之外,但終不能免劍力加身。
隱宗幾位道尊、諸位妖族族主,以至于對歸無咎道術相當熟稔者,自然心中雪亮,這是何等道術雖然沒有凝化實體再擊破的過程,但是其中神韻,已是完全復現。
空蘊念劍本來面目。
其實這一戰,此時此刻歸無咎所施展空蘊念劍次數不知凡幾,倒是此時此刻這最樸實的用法,才最令人震撼。
先前歸無咎或為了印證道術,劍意呈現具象;或為了杜絕一切變數,出招務求精確,故而“劍指”親臨;或以空蘊念劍暫代防御之用,明輪之外,再加一層。
諸般用法,雖然都極盡高妙,較之目前的基本形態更上層樓,但是視覺沖擊力,反而不如。
如眼前一般,哪怕遠及千百萬里,我亦不必有絲毫動作,念頭一動,宛若天地劫力加身,最是破人心防
這等不求精密,猶如狂轟亂炸的法子,不啻于一念殺人天地間,蕓蕓一界,卻也沒有幾人能夠經受得起
眾人念頭閃動,也恍然明悟了一件事
天地之間,除了臻至真流境界以上,甚至是軒轅懷、
玉離子,秦夢霖那等層次,才值得歸無咎在斗法之際稍作構思。其余縱然是圓滿境界甚至圓滿之上境界成道境,在歸無咎感知范圍之內,只使用空蘊念劍的基本型,便足以將其亂劍轟殺了。
不需要動一根手指。
這一確鑿無疑的事實,瞬間令眾人心中涌起一絲不真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