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破真流之秘。
直到此時此刻,歸無咎完成了九劍第一步后,相當于一個圓滿境界的修士,把“幽玄之間”境界幽境、玄境兩步的完整的修行完成。
這一步非同小可。
因為在飛升之前,紫薇大世界的所容極限,便是道境的前半步“真境”。這一道關門,也大有蒙蔽天機之用。
但是歸無咎將下一個大境界的修持完全貫通,由于“道術相須”之理,這水杯中的高下畸形便再也維持不住;雖不能將幽玄之間境界的修持門徑盡數展現,但是道境的后半部分“覺境”的一切幽微,卻再也遮擋不了,纖毫畢見于神意識海之中。
修行之道,已在心中,此時也不必去想。歸無咎所留意、感興趣的,是因為這知見之打破,前后呼應,忽然令他明白了許多道理。
此等道理,無一不是天外大能方能明悟的不測玄機,此刻竟自然而然的被打通。
其中最值得玩味的,當是圓滿之上境界。
其實“圓滿”境界,便是欲求大道者,功行盡善盡美之后的理想形態。只要你達到了“圓滿”,道境之后,次第修行,就沒有任何負擔。換言之,以一個極高的視野來看,所謂圓滿境界,其實是一個“標準”的境界。
在此之上,有所超越,其實極為難能,亦極為可貴。
這所謂的“可貴”,不是斗法上勝過一線那么簡單;而是指的是“圓滿之上”具備了一種可能,令自己的修行次第向前推一步的可能。
以圓滿境界而言道境真境,立下道術根基;道境覺境;掌握真流之秘;幽玄幽境,遍觀完整真流;幽玄玄境,窺見真流之后的背影。
但是對于圓滿之上境界而言,卻有可能做到道境真境,掌握真流之秘;道境覺境,遍觀完整真流;幽玄幽境,窺見真流之后;到了幽玄之境的玄境,就可提前為收束道果做好準備了。
如果在道境中未能掌握真流,用通俗的話說,這無異于相當于一種“浪費”,明明具備了更快一步的可能,卻并未做到。
故而李云龍、席樂榮固然行路未盡;目前之申屠龍樹、魏清綺、林雙雙、木愔璃、杜念莎等,同樣卡在這一步。
若是因果俱足,將來歸無咎未必不能推上一推。
當初六人并立,三十六子圖中,歸無咎、軒轅懷、玉離子、秦夢霖、黃希音、御孤乘標新立異超邁旁人,縱然是李云龍、席樂榮亦與之形成明顯差別,道理便在這里。
這六人是名實相符,圓滿之上,掌握真流。
而歸無咎、軒轅懷二人尤其特出,號稱古今斷代所無,這是因為二人境界是“開辟真流”,更超過了“掌握真流”的層次。所謂“開辟”,用意不在于一種神通之創新;而是意味著十六取八之分,掌握了“目力所能及”的完整的一半真流劍道,遍觀完整真流是也。
在成立道境的一瞬間,已然具備“遍觀真流”之妙境,等若較“圓滿之上”的預期境界,又快了一步
道境真境時,遍觀完整真流。
古往今來萬千界,也只有心情先生等寥寥有數之人曾經做到。
其實縱然是心情先生,在他破境道境的那一瞬,所開辟辰陽八劍也并未完全圓滿,其后更經蘊養有時,方才大成。距離歸無咎在道境之前將其徹底完成,還是差了一線。
當今之世,第三個做到的,是玉離子。她將唯實唯理、唯識唯心兩種真流大道統攝于一力之間,其實是等同于徹上徹下,遍觀完整真流。和歸無咎相比,只是欠缺了一絲獨自開辟大道的因果而已。
只是她修的并非劍道,所以沒有十六取八,那“道”的本體也非“劍果”。最后之所得,當是神通果中,另外一種果名。所以先前呈現,并不直觀。
但是今日
歸無咎和軒轅懷二人又踏出了一步;借助心情先生下界干涉卻最終功敗垂成的反噬之力,竟令二人又踏出一步在道境真境中,便窺見了“真流”的背影。
等于比古今號稱至高明的“圓滿之上”境界,還要足足快了兩步
這一步突破下去,實實在在是開天辟地以來所未有了。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