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低聲沉吟道“實相果”
沒有想到此果竟直接以“實相”為名。怪道以秦夢霖的深湛道心,亦稍稍猶豫思索了一陣,才確定了契合完全“唯實唯理”之道的,是幽寰宗道術,而非藏象宗道術。
一眼望去,藏象七法,暗合陰陽五行,確實都是在“實體之理”之打轉,果然極具迷惑性。但是七法之上的那一道“玄機秘指”,卻大有虛無縹緲的韻味,并非一味推演。所以其不但不是全數的唯實唯理達到,甚至連一七之分都不是,卻是二分唯心,六分唯實。
大功告成之后,歸無咎一步遁出界碑之外,對等候在此的容真君、居四維言道“歸某告辭了。”
容真君合手一禮,見歸無咎并未生出新的變故,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氣。口中卻道“容某送天尊一程。”
歸無咎搖頭道“不必。”
話音一落,身軀卻已快速淡泊下去。
容真君和居四維對視一眼,神色不知是輕松、無奈,還是興味索然。
歸無咎在方入傳送陣之中,忽然心中泛起漣漪,似乎感到此間有一事未了,但是琢磨不定。返歸越衡之后,忽然心有所悟,目光向著天中極深處望了一眼。
以他的道心,審辨心意本源,猶如利刃。除非事涉上境大能設下的手段,否則當真是無微不至、無所不照。
這一念“未盡”,是因為和容真君等人見面之時,提到了杜念莎的名字。
杜念莎近道將成,似乎將要出界了。
如今的“五百年之會”,已然成為“三百六十年之會”;但是琉璃天中成道之人,卻未必要足數不可雖然既往的琉璃天之會上從未出現過例外,但是最近的這一次法會,歸無咎便是第一個例外,不到百載便已功成。
所以,眼下雖然未滿三百六十年之數,但是依舊會有“例外”。
原因無它從前法會之中,從未有過“圓滿之上”境界的人物存在。
若是歸無咎所料不差,江海、寧素塵、束玉白、云千絕四人,當要等到三百六十年足數才能功成;但魏清綺、林雙雙、木愔璃、杜念莎則未必。至于誰快誰慢,全憑自身緣法。
藏象宗之行已完,下一步就是縹緲宗。
這一回歸無咎卻并未“不告而來”,而是先通過傳送陣發出訊息。
三日之后,歸無咎在施鳳楠真君引領之下,前往縹緲宗真傳秘地。
此物歸無咎亦是第一回見到雖然其二弟子石墨曾得到此法傳承,但是歸無咎卻從未打聽過呈祥滌厄琳瑯書是何等形象。
縹緲宗傳法之地,看似不過十余丈方圓,仿佛是尋常園林住宅之后的一方小園。未見其形,先聞其聲,轉進那秘典之前,已然聞得水聲陣陣。
就近觀之,卻是一方無端落下的“瀑布”,其水不知從何而來,而下方霧氣隱隱,亦不知那水流流向何處去。
歸無咎先是以為呈祥滌厄琳瑯書是化作瀑布之象;但正面一觀,立知非是。
這瀑布同樣是以一件重寶顯化,但是卻非是呈祥滌厄琳瑯書。
瀑布之中,似乎在沖刷著一物,完全看不見其形體具象,但是卻令人堅信那物一定存在。這一方“瀑布”的目的,正是如同洗玉一般,將那無形之物不住的沖刷,令其清潔無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