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壇之上,歸無咎法相倏顯,又是指尖輕輕一劃。
兩道看似細密、其實卻有包蘊一界之意味的氣機,猛然蕩出,中藏仿佛絲線的一線生機,似乎依舊是“木靈陰陽洞天”的手法,猛然向天外散去
恍惚之間,已不知在幾億萬里之外。
但是和剛才立界于麒麟一族、玄武一族立刻結果的景象不同,這兩道氣機落下,卻是歸于晦澀,遲遲沒有回音,仿佛已然消散在了茫茫虛空之中。
荒海各宗部眾、修士,一時間也是疑心不定;不知道是大天尊手段本是如此氣象,還是真的疑似是作法并未成功。
遙隔億萬里外。
鳳族界域之內,六位大長老緊緊盯著一座青色水潭。
而同一時間的巫道,諸位四祭、六祭大巫,同樣圍坐在一方峭壁之前,雙目緊緊凝視著一座微微前傾的石板。
見到歸無咎這兩指沒有下文,雙方都是微微松了口氣。
在那一智點出的瞬間,雙方都是心有所感,認定了歸無咎是要仿照方才麒麟、玄武故事,直接將陰陽洞天扎根在本部界域之內。如今看來,二家所持的“閉界”、“合界”之法,依舊是固若金湯。
縱然歸無咎的法力神通前無古人,也不能輕易突破。
然而只是數十個呼吸之后,鳳族、巫道,天地變色
原屬于鳳族獨有的青光流動、珠圓玉潤之氣象,出現了裂痕;巫道那血氣洶涌、蒼茫古拙的味道,同樣也排沓而去,讓出了一方巨大的空間,好似不得不相容于異物
仔細一望,一道質實高古、生機無窮的門戶,已是巍然矗立于兩界的正中
鳳族諸位長老、巫道列位大巫,都是面色頹然。
法壇之上,歸無咎面容平靜。
鳳族大陣雖然規模宏巨,但究是常法。無論何時,他想要破陣,都不過是些水磨功夫。一直懸置今日,并不是自己沒有辦法,而是其對于自己并不構成威脅,故而不急在一時罷了。
而巫道的“鎖界”秘法,卻果有獨到之處。以歸無咎初入道境時的眼力,亦覺破解此界大為不易。無論是強攻還是推演,俱不能輕易得手。
但是時與勢異,如今歸無咎百余載功業修持,對于紫薇大世界的“感通神契”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一切紫薇大世界地元、人事,天時運轉,小界挪動的規律,亦各自昭然,無有遺漏。可以說在這一環的造詣,歸無咎已然不在任意一位飛升道境之上。如今歸無咎想要攝取紫薇大世界中的任意一物,皆可以“神意觀臨法”取之。
可以說,如今歸無咎憑借自身之功行,對于紫薇大世界的知見,雖不能說無所不知,卻也相去不遠了。大致譬喻,已然相當于一顆八分功果的“鏡珠”在手而且沒有使用次數的限制。
歸無咎靜靜等候。
果然,約莫百余息之后,兩道陰陽洞天通道之中,鳳族、巫道各自派出“使者”,蒞臨今日荒海之會。
如今以實力而言,其等已不具備和歸無咎較量的資格;其唯一的倚仗,便是各自的“鎖界”秘法。這一法門既然破去,等若其心理防線異告打破,作何選擇就是不言而喻的事了。
四部水到渠成的解決,此間人物,都是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送到最后一個“空缺”中。
稍有見識之人都多半聽說過,龍族不在紫薇大世界之內,而是虛懸天外。彼此之間,勢不能以“陰陽洞天”直接連結。不知道歸無咎是否今日要將其一并解決如果解決,又是用什么辦法
心之所想,必有所應。
一道龍吟聲忽然響起。
起初只是細微的一線,猶如撥動人物心弦,或緊或慢;然后漸漸響亮起來,猶如洪鐘大呂,震蕩遠近。
然后聲隨境顯。
渺渺龍音,化為實質。一道祥和、正大的氣機撲面涌來,其渾厚、堅凝,博大、生動,竟是將荒海上的深密劍意、獨屬于歸無咎的氣象,也一舉沖散,頗有反客為主的架勢
當然,這也是因為此間氣象并非是歸無咎“刻意營造”,而是自然顯化的緣故,以無心當有意。
但這同樣也說明了
來人至少是道境修為
空間似乎被扭曲。一個人影自遠及近、似乎快極,又仿佛搖曳蕩漾,步步留影。
其人不凡姿容、清冷氣度,逐漸彰顯真容,每一個線條都無比真實。
翠玉袍,紫金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