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蕭山的眉頭一皺。
他當然知曉獨孤信陵本是歸無咎之親信。他的出手,本就是兜底之意,暗藏隱約示好;若是干脆利落的擊敗了獨孤信陵,那反而成了示威。評估輕重,這一擊其實只出了五成力而已。
果然眼前這位是勉強成道,和其余五人差別如此之大么
但就在此時,戰局卻發生了變化。
十二道青芒,立刻散開。
獨孤信陵的身軀,也如煙火一般散開,隨之以映,融合進了十二道青芒之中,仿佛是身劍合一的手段;然后那十二道青芒立刻變得靈性十足,微微更替方位,竟是貼著那巨大“紡錘”的邊緣,頃刻間就“滑”了過來,快速近身,呈現反守為攻之勢
付蕭山一愕。
這一招在神通上的精妙,卻是他想象不到的。剛剛破境近道境界,就如此嫻熟的掌握了神通道術,單就這一點而言,只怕還要在藍玉、風止息等人之上,剎那之間,就令自己處于了十分被動的位置。
其實獨孤信陵所習道術,從根基上說也算是越衡宗旁支;只是未入真法,與上境無緣而已。然而這天塹一旦被打破,若是其成就了近道境界,依舊要比本土天玄上真高明許多,與九宗同道的差距,更隱隱縮小。
除此之外,雖然因為先天根基所限,獨孤信陵難以習得第一流法門。但是在歸無咎的助力之下,她在“貫通”二字上卻是做得甚好,成就近道之后神通氣象如何早有腹稿。僅就剛剛成就近道的這一瞬間而言,倒是較九宗嫡傳更加的“道術相須”了。
哪怕算上這兩重因素,獨孤信陵眼下的真實戰力,依舊大不及付蕭山。
但若是付蕭山本身刻意容讓,卻又估算失誤,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尤其是寧中流、武行空、付蕭山三人一脈相承的出手,其實照顧到新成就近道之人神通未完,都是風格偏于質樸,更側重于伸量對方功力之高下。眼前付蕭山所施展的這綿延千里、仿佛巨大紡錘的形態,亦難稱神通,其實是修煉功行的諸般手段的一個變種。
如此一來,獨孤信陵以極顯高明的神通迎之,就愈發出其不意。
付蕭山念頭微動,已有定計。
卻見他雙掌一合,竟爾是氣機快速發散,色澤不一,立刻凝結成內外一十八層大陣,嚴謹無比。
閭虬顏見付蕭山竟爾動用了如此消極的防御手法,面容一愕。
略一思忖,方才明悟過來,心中暗暗頷首。
若付蕭山現在立刻使出全力,動用真曇宗的第一流神通手段,當然立刻就能反敗為勝;但是如此一來,未免被人譏笑反應過度。可是獨孤信陵的身劍相融之法確實極為凌厲,且出人意表,又是從未見過的手段。若是不存“獅子搏兔”之念,一味托大拆招,萬一出了什么簍子,更是灰頭土臉。
故而先用守招,摸清楚獨孤信陵的底細之后,再用“合適的分寸”將其拿下,雙方均不失體面,方位上策。
但就在閭虬顏暗贊付蕭山心思縝密之時,獨孤信陵竟又變著
一十二道清光,驟然合一,模模湖湖顯露出一個人形光影,竟是朝著付蕭山剛剛布下的一十八重陣法勐沖過去。
遇到如此嚴謹的大陣,不是先靜觀其變,徐徐圖之,而是選擇了最激進、最兇險的法子。
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