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明聽南宮伯玉之言,呵呵一笑,自袖中又取出了一物。
看著架勢,分明是早有準備。
這同樣是一卷卷軸,但是賣相明顯華麗了許多。
不止如此,以南宮伯玉的高明眼力,不難察覺,這卷軸薄如蟬翼,其實是內外數道重疊而成。
公元明放緩了語調,緩緩言道“我赤魅族一十六門,其中遁門一部的修持之法,乃是演算天星,對應地元執著,挪動本身方位,以求三才氣血之和諧。但是不久之前,卻是發生了一事”
緊接著,便將前番遭遇變故,從頭到尾訴說了一遍。
南宮伯玉仔細聽完,卻是目光微動,言道“既已尋到癥結,添上了那新出星數,那么此事豈不是已告完結”
公元明低聲一嘆,道“起初也知道是如此。誰知道后來卻又生波折其后四十九日,本族遁門弟子修持之中,偶然有一二人,間或未諧,氣血稍有不定之象。仔細勘察,卻是因這天星異象的原因了。”
公元明簡明扼要的將族中妖王商討參研后所明之理訴說了一遍。
原來,赤魅族中的這門道術,其根基就是其所遍識的周天星象之數。這根基一旦發生了動搖,出現了前所未見的損益變化,那么等若這道術之根本就有了瑕疵。臨時加入計數之法,一開始或許能夠得到一個大致相若的結果;但這只是似是而非,中間必然會有誤差;并且隨著天星運轉,時日推移,這無差也會愈來愈大。
解決執法,就是將這一枚“定星”考慮進去,重新推演完善這門道術。
南宮伯玉沉吟良久,默默道“我固然有心出力,但是天星演算之道,只怕非我所長。”
公元明笑道“不需要你親自演算。”
旋即不緊不慢的續道“本族之中,集齊九九八十一位通于此道的妖王,一齊修繕之,人力已然足夠。只是這道術整理創制,尤其是與演算一道相關類型的道術,除非步步明察秋毫,否則到了最后出錯之時,便是積重難返。”
“中間重任,非你不可。愚以為每隔一十二期傳書一次,辯證心得,如何”
南宮伯玉與公元明目光一對,緩緩點頭道“我明白了。”
很顯然,這道術整肅之法,是隨著時間積累,每隔四十九日的演算所得,一步步的加以提煉,驗證實效正誤,最終功成。
只要時間足夠長,積累的素材足夠多,終究有成功的那一日。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錘煉精微到一定地步后,其已然在相當程度上接近完美,那時尋常人試煉感應之,便難以察覺到其中變化的方向,真正的“微瑕”與“不足”在何處。
如此一來,就進入到一個盲人摸象的階段。直到演算完結,籌算之數徹底崩潰之前,便不知道自己已然走錯了路。
或許十停中九停的工作前百載便能完成,但最后一停一旦缺了指征,不停地在錯誤路徑中打轉,或許數百數千年也未必能夠完成,除非將一切可能徹底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