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其大體,不離道術之精微。
浮現的念頭之中,以最近的履歷無名界上領悟和勘破二關為主,但是也有少量的元嬰境之前的修行,以及破境近道、內景識海之所見;似乎將赤界之道術,以一種特殊的方法貫穿起來。
心意之中,幾乎凝成實體。
然后令狐去病驀然覺得自己胸口似乎隱然發脹,深深一呼吸,便是吐出了一口清氣。
但奇怪的是,這清氣猶如一朵縮微千百倍的云彩,在他深淺丈許處凝而不散。
令狐去病怔然一望,旋即循著心意引動,持續著這心意浮泛、念頭洶涌、幾乎復見“心元識海”的狀態,持續呼吸。
而所吐出口的清氣,一般的凝而不散,并逐漸融合。
直至三百六十口清氣吐出,那清氣的凝練程度似乎超過了一個必要的界限,忽然發生質變,變成了一個圓盤
準確的說是半個圓盤。
此物通體如玉,直徑約莫六尺,色澤純白之中微微泛藍,中間還有一個拇指大小的凹陷。不難聯想到,如果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圓盤合并在一起,那中間的“凹陷”其實就是一個圓孔。
圓環之內,密布文字,似乎是依照自外而內的順序,漸次呈現。
令狐去病仔細觀望。
其文字所載,似乎是赤界之上的道術大宗,其中后半部分明顯可以看出和“寬心禪”的內容有七八分相似。但是其宏觀內容,又不局限于破境,而是將赤界之上的道術全體包括了進去。
當然,此刻的令狐去病,尚不足以對其做完全的評價因為這“玉璧”只是一半,此時尚不能見到完整的文字。
謎底水落石出。
這就是在萬青冥的布置之內,最終要將其攜帶返回紫薇大世界的存在了。
令狐去病微微搖頭。
原本以為只是在經典文字之中埋下線索,待自己心意發散,了悟使命,然后自己去尋;卻沒有想到此物竟是被自己“生造”了出來,就這樣直接的出現在面前。
令狐去病念頭微動,那為何是一半呢
一念及此,令狐去病立刻又將自己的“靈體法身”散出。陰甘牧和顯道道尊周而復始之相,立刻出現在殿宇之中。
其實最初時的混沌模樣也就罷了;此刻修理成型之后的形象,已是陰甘牧真容,自然是見不得人的。但令狐去病自然不會有類似疏忽,這一方殿宇四周,早就被他以秘法禁陣隔絕。
令狐去病嘗試引動,將這半塊玉璧安放在兩具法身配合而成的“小世界”之內。
收攝之功,內外一照,果然立刻成就。
但令狐去病心中卻泛起一種莫名的沉重感,旋即化作一個極清晰的念頭
自己若要飛升而去,這樣的“負擔”就是極限了,再多出一絲一羽,也絕不可能。
說來也奇。
陰甘牧和顯道道尊靈體相反相成構成的小世界,在令狐去病看來端極為高明。“心懷宇宙”或許是一時興之所至,稍稍過譽;但是“包藏一界”卻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將方圓數百萬里之內的一切存在盡數挖取,包括五行實體、氣機流行,存放于這“小世界”之內,對令狐去病也不構成絲毫負擔。
但是這半塊轉寫道術的玉璧,卻是有萬鈞之重,只是令自己堪堪承受。
所以答案就出來了,之所以是“半塊玉璧”,那是因為自己所承擔的極限就是這樣。
所以,還需要再有一人,才能完成萬青冥所負的使命
昨日通過“心意涌現”之法和紫薇大世界的令狐去病互通消息,得知南宮伯玉那一頭的善后解決,決意以木襄當之。
兩條線路,居然交匯到一處了。
以此間修道人的資質,近道境中感悟“界限之外”的李云龍、席樂榮照影,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最方便簡明的“首選”化身,就是顯道道尊和應元道尊的兩道,以此為根基,只要經歷一次殺劫,就達到可堪承載使命的地步。
當然,這兩道化身若是不成,其余競合之影經過多重轉世層疊,亦能成長至類似地步。
本章完
rg
rg。rg,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