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三個時辰,歸無咎全身氣息鼓動,云霞蒸騰,臉色或青或白,或紫或紅,變換不定。一襲長衫撲騰騰的鼓脹起來,渾然如鼓足了氣的風箱一般,竟然是修行到了關鍵時刻。
整個洞府中的升騰不休的氣流,裹挾著紫玉珊瑚散發出的柔和光線,騰沖東西,層回疊繞,仿佛怒龍吐息,煊赫非常。
修道者踏入仙途的第一步:易筋,鍛骨,通脈,感氣,號稱”淬凡四關”。
這入門第一關,無論是越衡宗這樣的玄門巨派,還是四五等的末流宗門,法門都是大同小異。修道者無論上智下愚,一年能破一關。四年功夫,便能跨過入門門檻,正式踏入仙門之列。
完成淬凡,踏入玄門大道后,依次便是真氣境,靈形境,金丹境,元嬰境。
修行到元嬰境界,壽逾千載,就算在一二等的宗門中,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可以說天下大可去得。至于元嬰之后的境界,對于絕大多數修道者來講都不甚了然。但是越衡宗修士卻隱約知曉,此后要面臨一重大抉擇與分野。
又過了兩個時辰,歸無咎周身上下的氣息鼓宕愈來愈足,如果說方才像是風箱蒸籠泄氣,現在便直如海潮洶涌,氣勢極為駭人。
其實此時散露出來的只是七竅和毛孔中溢出的些許氣息而已。歸無咎四肢百骸之內,猶如狂龍怒卷,上下激突,所受沖擊力量更要強橫百倍。然而這股強橫力道盡數被這肉身藩籬所阻隔,不得瀉出,只能如此循環往復。
到了這一步,眼前景象已經很是明朗。稍有經驗的修道者都能夠看出來,歸無咎此時的行功舉動,赫然是修真第一境“真氣境”修煉到第九重巔峰,嘗試突破時顯現的“真氣如潮”異象。
歸無咎,正在試圖突破靈形境!
真正踏入仙途,門第底蘊的差距便顯露出來。
如那散修之輩與沒落宗派,盡畢生之力,修煉到真氣第九重圓滿尋機破關,已經是出類拔萃了。
而越衡宗的低輩弟子,卻多半在二十年之內邁過真氣境的關口。對于此輩而言,有一句俗語,叫做“廿年踏破九重關”。
修仙門派中法門之高下,資質之懸殊,竟至于斯。
但若以為修行之速無過于此,那也未必。這越衡宗內,有一處所在,盡是資質絕佳的修道種子,突破真氣九重的之快,又遠非“廿年踏破九重關”的尋常弟子可比!
常人十歲方能入道。若用四載突破淬凡四關,再用二十載渡過真氣九重,到了能夠沖擊靈形境界時,至少也要三十四五。而眼見這正在嘗試突破界關的青年歸無咎,看他年齡明顯不過二十上下。依照“廿年踏破九重關”的說法,此人要從娘胎里開始修煉,方才有這等神速。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在知道越衡宗根底的人看來,歸無咎的身份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
越衡宗傳承三十六萬載,宗內有派,派內有家,傳承千萬代,紛紛雜雜如同一張大網,難以捋清頭緒。
修道人之后代,擁有上等靈根的幾率遠較凡人為高。越衡派作為四洲六海之主宰,所擁有的高階修士數量比之第一等的宗門也要多了數十倍去,因此儼然就是一個極大的仙苗基地,最是不缺靈秀之才。
但越衡宗并不滿足于此。宗門內更有專職的游方長老,云游四洲六海之內,觀氣運,辯靈機,搜羅靈秀種子。四洲六海中的十大宗門以下,凡是發現四等之上的靈根資質者,一律不得私藏,層層遞解,直至越衡宗內。
除此之外,越衡宗更有一異寶“食道靈魚”,素來歸本宗之主執掌。此物對那些英華內藏、璞玉渾金的絕代道種異常敏感。此等異才即便是金丹境、元嬰境的長老也可能失察忽略,但卻逃不過此寶法眼。此魚在俗世間逡巡遨游,一發現這等人物,便將其拐進宗內。
這許多良才美質網羅過來,歸于一處,名為沖霄閣。
沖霄閣中歷來不過數十人規模,當中弟子所修煉的真氣境功法,竟然是從本門鎮派秘法《通靈顯化真形圖》演化而來的《九元書》,此書堪稱普天之下真氣境功法之最。最快三年零六個月,便能跨過真氣境,踏入靈形!
歸無咎,正是沖霄閣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