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塵少年嘆息道:“藏象宗那神物和三劫蓮到底是有區別的。我越衡宗三劫蓮若在,此物在你成就金丹之后便可使你脫胎換骨。而藏象宗那神物,卻是在你踏入元嬰境界時方能使用。其中差別你應當明白了。”
歸無咎默然。十二年前那人早已和自己說的明白。
這意味著,歸無咎在成就元嬰之后,修行之路方才算是踏上坦途;在此之前,須先以八品靈根之資成就元嬰。
對于絕大多數普通修士而言,成就元嬰境界,已經是不敢想象的目標;而對自己來說卻只是走上正軌的起點。
以越衡宗的根底,一名弟子資質再差,百余年內將之折騰到金丹境界,總也是有法可想的。但如果是元嬰境……
歸無咎在《玄淵越衡師承記》中看到過一份記載,七萬年前,本門有一名為孫希平的弟子,其人靈根品質只在八品中,而越衡宗出于某種特殊原因必須將其修為提高至元嬰境中!最終門派用盡一切辦法,終于在此人七百歲壽元將盡之時僥幸成功。
而對于自己,八品下靈根。三百年時間。
從表面上已然難了三四倍,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歸無咎道念之純堪稱億萬人中無一;那么“追影逐形”一關,幾乎注定在金丹境中提前出現。
歸無咎心中涌起一陣苦笑。他想起了初入越衡之時,那懸宕峰和盤爐峰之間,那道用以問道煉心的鐵索。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凡夫俗子,面對百丈懸崖。誰可以跳到對岸去呢?
原先有一座搭了九十丈九的浮橋,自己只需奮力越過那最終的一丈。
現在這座浮橋也坍塌了,有人告訴自己,在不遠處還有一座九十丈的浮橋,可以去試一試。
奮力一搏,跳過去?
跳過去!
跳過去。
高臺上虛影傳來的聲音振聾發聵:“歸無咎,如果你不能走過這元嬰路,那么藏象宗的神物自然對你毫無用處。你可明白了?你有信心成就元嬰否?”
在寧真君等五人看來,歸無咎似是失神片刻,但隨即回復道冷峭剛直的意境。聽到寧真君問話,歸無咎淡然道:“一心向道不得返,萬劫千難只自然。”
拂塵少年笑道:“休說大話。你可知曉越衡宗歷史上成就元嬰之人中,靈根品質最低的是何人?”
歸無咎灑然道:“七萬年之前是何人無可稽考;之前七萬年是孫希平,數百載后的史冊中,便當是歸無咎。”歸無咎目光中閃出一道光華:“甚至,歸無咎也不希望保持這個記錄太長的時間。”
寧真君面上顯露出贊許之色,沉聲道:“好。好。好。”
如果歸無咎只是說了前一句話,那么也只是展現了他勇決自信的一面。然而這最后一句話,氣象更上一層,足見其道心如鐵,渾成無缺。
寧真君當即右手虛空一托,一物就出現在他掌中。此物尺許大小,通體如玉,上窄下寬如同一個漏斗,十二道波紋若隱若現,倒是一件相貌奇異的寶物。
寧真君伸手在這漏斗狀的寶物上輕輕摩挲,一聲嘆息。座下四位弟子也是人人面色鄭重。
寧真君道:“接著吧。”說罷掌中此寶憑空飛起,投入歸無咎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