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脈賦形珠”之術雖然神異,但一旦探明其確實存在,就大有文章可做。
高下相形,成敗互為宅室,這一道理在此處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此珠最大的優勢,在于靈力波動極為微弱,所探地脈形勢以二氣相感之性自然顯化。所以除非事先猜測此珠存在,并以針對性的手法探明。通常的探測手段,難以奏效,隔絕靈識波動的禁陣也是形同虛設。
然而正由于此珠并非以自身靈力散發消息,所以它的位置并不能被接收之人具體鎖定,這卻給了歸無咎可趁之機。
另一方面,“二氣顯化”之術只能大致描摹地形脈絡虛實,以檢測每一處星島的地貌是否發生了明顯變化,卻并不能如同修士釋放靈力探查一般探明地質。換言之,地下是土是石,抑或五行雜玉,此珠并不能分辨清楚。
歸無咎尋得這無名荒島,完全復刻了貞如島的地貌。使用一枚“易形合虛流光符”,將那枚地脈感靈珠挪遁至此,完成了一出偷天換日的大戲。
再使用了封鎮地貌的手段防備萬一,現在這座荒島堅逾金鐵。在“地脈賦形珠”感應之下,此處方圓十余里的地貌,數百年內不會有絲毫改變。
歸無咎本想再布下一座幻陣,將這處荒島徹底隱匿。但是仔細思考之后卻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本來這等沒有五行雜玉的荒島,千百年來并無一人正眼相看,可謂天然的絕對安全。如果以幻陣遮掩,反而是此地無銀,萬一為人識破,反而成了紕漏。
至于“易形合虛流光符”,此物并非在玄墀閣中兌換,而是如“破邪正明屠煞大丹”般由南宮真君親自備下的手段。單看元嬰四重真人刻錄“步虛挪移術”不過挪遁數尺距離,而此符卻可以將一物在數百里外移形換位,足可知此物何等品階。用去這一張,歸無咎也僅余下兩張而已。
然而歸無咎并無絲毫惋惜之意。
因為這一枚符箓,就是歸無咎借助“元玉精斛”修煉的開始。
環顧了這無名荒島一眼,自忖前前后后各種布置并無絲毫遺漏,歸無咎縱起元光,返回貞如島洞府。
四重禁制同時開啟,這小小貞如島,瞬間變成一處固若金湯的所在。
歸無咎在榻上坐定。暗暗體悟,自己這返回之程,似乎遁速比平時略略快了半分,不由的自失一笑。在修行到斬分天地之境以前,修道者到底只是修道者,并非真正的仙人。拘于虛,篤于時,困于物,束于心,一切無可逃避。
表面上看自己心性甚佳,行事縝密,好似和越衡宗正常的真傳弟子并無差別。但歸無咎自己知道,有便是有,無便是無。在自己真正成就元嬰,補全鼎足之資之前,這份修道的壓力都是真實存在的,并不能因為你放浪形骸、故作豪邁、攝心枯寂、極力振作等種種調整而稍有減少。
所謂心性高下,不過是這份壓力如山巒一般將你壓的喘不過氣來,還是如幽靈一般若有若無的跟隨在自己周圍——僅僅只有這一點差別而已。
歸無咎手指中清光一閃,地上多了幾物。
一件是自真氣一重境時便一直跟隨歸無咎的養氣銅爐。
彈指一點,一點星火竄起。歸無咎信手將幾枚“靜魂香”投入其中。在十余年的修行過程中,這個動作不知道重復了多少遍。
這洞府的形制,除了幾處暗道之外本就全是模擬盤爐峰雙游洞所作。隨著悠悠馨香繚繞室內,歸無咎恍惚之間找到了那份相似的感覺。
另一件是一件一尺見方的暗金小八卦火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