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無日月。
九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過。
這九個月的時間內,吳淼每隔十天半月便發來一封靈符飛書,邀請歸無咎一晤。所立名目也是各不相同,有時說余玄宗的巡島的元嬰真人蒞臨此地,希望雙方結識一番;有時又說偶然得了什么好酒名茶,邀歸無咎一同享用。又或者是無意中發現什么珍寶奇物,請歸無咎共同品鑒。但每次均被歸無咎三言兩語打發了。
但吳淼熱情不減,并不因歸無咎一概回絕而生疏半分。但此后他也調整行事,并不一味發出邀約。而是將種種稀奇外物,附含信箋禮單,送至歸無咎洞府門口。
洞府之中。
元玉精斛依舊釋放著那洞明內外的光華,只是其下五行雜玉礦脈卻成了一個三丈有余的深坑。
至于煉化過程所產生的五行精玉,早已被歸無咎收入納物戒中。
在這九個月的時間內,歸無咎自感功行大進。原本薄薄的一層元光幾乎肉眼可見的明潤深入了半分。猶如正在燒制一件上等瓷器,用功愈久,釉色亦分外艷麗。
自從對每一步進境所需的時間有了清晰的體悟后,對于歸無咎而言,煉化雜玉提升功行只不過是水磨工夫而已。歸無咎在這一道上倒不必浪費過多心力。
令人可喜的是,通靈顯化真形圖的三千妙法,歸無咎居然在九個月內,已經掌握到六十六種。
實則這個數字和求道真傳中的歷古先賢相比,并不算如何出色。歷史上走上求道之途的真傳弟子,無不是第一年掌握道法最多,然后逐漸減少。較少的也能掌握六七十種,多的甚至達到一百五六十種。
但是那等人物,通常在三十年上下結成金丹。對于彼輩而言,如果第一年只掌握六七十種,那意味著靈形境完成千數道法的任務相當緊迫。
而歸無咎結成金丹的時間,至少也要在六十年以上。對他而言,第一年掌握七十道以上的法門卻是一個可喜的數字。金丹境之前,成就一千五百種道法的任務不會成為負累。
比起數量的變化,歸無咎更在意的是神通道術的變化和運用。
上到九大宗,下到一等宗門,名門大派靈形境界的核心弟子通常都被嚴密保護。偶有歷練交手,其手段也是圍繞符箓法器等外物構成。
盡管歸無咎身上有充足的符箓法器。但他面對的局勢之復雜,迥異于同門。能夠充分運用身上的全部手段,或許在間不容發的時刻,提供一份足以扭轉局勢的助力。
每天十余個時辰修行的間隙,歸無咎還真的設計出一二法門。
盡管歸無咎所掌握的六七十種術法單一來看并無斗戰之能,別說面對火云道人這等金丹境的強敵,就是對付真氣境修士都作用有限。但是歸無咎自身的符箓手段本就以路數眾多、手段詭奇見長。仔細梳理之下,終于發現了一些法術和符箓相互配合的斗戰手法。
唯差一敵手試劍而已。
收獲之余,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對于自身的金丹之路,歸無咎不過修行三日,便能夠洞徹每一步所需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