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鼓是一座金獅底座,其上兩只青鳥環籠振翅,雙喙相對。鼓身二人合抱有余,黑漆金釘,又有十二帖花紋飾。雖暗彩熠熠,但以修道中的寶物來看,也無甚出奇之處。倒是那青色的鼓面蒙皮,隱隱透出一種晦澀卻強橫的異種生機,看來是什么妖物異類的表皮所制。此鼓的關鍵看來便在此處了。
這時前面三十余人均以領完牌符。歸無咎上前領了最后一簽,一看簽上字符,正是“三十六”。原來自己最后一個領簽,恰好領到了最后一個出場的次序。
此時這小丫頭一抬頭,已經認出這是昨日攪了自己捉貍的青年。她白眼一翻,哼了一聲,沖歸無咎作出一個“兇惡”的動作。歸無咎卻心情甚好,還之以一個人畜無害的笑容。
小丫頭見到歸無咎笑容,皺了皺眉,似乎心情更加煩惡。
這時第一個上場之人已經取了鼓錘,在“醇節鼓”上重重一擊。
隨著“噼啪”一聲轟然巨響。歸無咎大感意外。這哪里是鼓聲,而是雷聲。不是陰沉沉的悶雷,而是雷電交加時的爆裂雷聲。
不過看著其余三十余位金丹修士。個個面色如常。似乎對“醇節鼓”的奇特鼓聲早已習以為常。
除了歸無咎是第一次到此處參與“演法會”,其余諸人少的也來過二三次。運氣較差的,甚至擂鼓試了百余次也并未被抽中。
第一人試過之后,第二人毫不遲疑的跟上。這人所擂鼓聲卻如黃鳥啾啾鳴叫,既尖且銳。
不過半個時辰功夫,三十余人一一擂鼓已畢。鼓聲之奇,也是忽輕忽重,忽清忽濁,有時若絲竹,有時若金鼓,有時如敗革,有時如瓦缶……幾乎六音無所不包,百器莫不兼備,歸無咎也是大開眼界。
歸無咎來到鼓前。拾起鼓槌。這鼓槌色澤白嫩如乳,看似是用什么木材的木芯所制。但提在手里卻沉重無比。
連同那黃衣丫頭在內,三十六雙目光都聚集在歸無咎這里。畢竟靈形修士前來一試“醇節鼓”可是聞所未聞的。
歸無咎調用元光,奮力一擊。
包括歸無咎在內的三十七人,他們都“看”到了。鼓槌結結實實的擊打的醇節鼓的鼓面上,然后彈回。那疑似妖獸皮革所制的鼓面高速震顫,似乎能“看”到它發出的嗡嗡聲響。
之所以是“看到”而不是“聽到”,是因為四下里寂靜無聲。即便豎起耳朵來聽,依稀也只能聽到,微風吹落百丈之外古柘的樹葉所傳來的聲響。
歸無咎亦并未想過會是這種結果,掄起鼓槌,復起一擊。只是這一下結果并未有絲毫不同。
沒有再試的必要了。歸無咎將鼓槌放置在鼓架上,靜靜思索其中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