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四人和桑道人功法同源,只能說明四人在星月門地位極重,修為至少也是金丹三重,甚至是金丹四重。但星月門是否派遣了其余修習二流功法的弟子以為輔佐,那就不得而知了。
以歸無咎揣摩星月門的立場行事。派遣人手過多過雜,似有不妥。但若只這四人前來,有將無兵,恐怕也非正著。
那些斷了道途的金丹一重境修士中多半是有星月門潛伏人手的,只不過數量不會太多,約莫在十余人上下為宜。
除了星月門四人,其余金丹二重鏡以上者均未掩飾自身修為。
同樣以金丹感應之法,歸無咎亦尋定了余玄宗二人的方位。
其中一人是個高冠云履、手持拂塵,豐神俊朗的中年修士。此人站定“林臺”正中的一處位置。因他神態中一股矯矯不群、曲高和寡的模樣。周圍十余丈內并無一個人影前來湊趣。
另一人卻是歸無咎的舊相識。一個窈窕身姿的女修,頭挽十字髻、身著七彩霞衣。她的面目雖以輕紗遮住,但歸無咎辨認的清楚,正是兩度相識、曾任秦夢霖護衛首領之職的奚輕衡。
但這并不意味著余玄宗自家派人反較星月門為少。因為余玄宗功法與他派不同,三道真傳地位無有高低之分。唯有這一輩入道的年輕弟子,或許已經轉修秦夢霖所著功法。
歸無咎也是通過“山林王”武德之那一枚金丹鎖定了二人氣機。并非這一脈功法的人立在此地,歸無咎卻難以辨明。
若每一門真傳都是派遣二人至此,那余玄宗所遣主力人手就不是二人,而是六人!同樣作為地主,隨侍進入的金丹一重境修士數量也必然更多。
事實上“林臺”內正有五六個歸無咎捉摸不透的人,極度疑似余玄宗門下。
不過除卻最值得主意的余玄宗、星月門兩方。歸無咎在人群中還發現了“一個半”人,隱隱有熟悉的味道,讓他大感興趣。
“一千。”
“一千三百。”
“一千五百。”
……
就在歸無咎仔細思考二人的身份時,連續不斷的聲音打斷了歸無咎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