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歸無咎卻知曉,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
隨著數量的累積,“玉嵐之精”愈來愈少固然不假。但即便是到了第九山,所能發現的玉嵐之精其實尚有九團。
真正的機關在于,進入九山的次序是有講究的。若次序不對,自第四關開始,即便尋到了玉嵐之精的依托顯化之地,也難以從中提取精氣。
依次進入九山,若純粹是碰運氣,那么恰好走出正確路線的概率,不過是三十六萬分之一。
就算偶有一二人作出正確的選擇。也可能中途死于山中的爭斗截殺。甚至探險者本著“知足不辱”的心態急流勇退,在成就了六次融合、七次融合的寶物后離開秘境,放棄更進一步的機會。以及最后還有一道難關——殺滅近半修士的生死門。
種種因素考慮在一起,真正成功的概率或許只有數百萬分之一。迄今為止無人能夠做成此事,也是理所當然的。
更重要的是,每隔三十年,貫通九山的次序會自動變化。想要借鑒前次的經驗,更是癡心妄想。
就以本屆探玄會而言,依次尋取玉嵐之精的次序,必須是陸山、句山、余山、即山、右山、仆山、列山、谷山、翼山。若非依照這個次序依次經歷,要想得了“九蘊法寶”就斷無可能。
歸無咎設身處地的想,余玄宗所耍的把戲,無非是在與會的金丹散修身上種下氣機。每一位金丹修士經由何種路線,最終得了幾團玉嵐之精,都一清二楚,猶如余玄宗試錯的棋子。
數次、數十次探玄會至今,所整合的線索愈來愈多。終有一日,余玄宗內擅長卜算之道的真人會算出九山次序的演化規律。
可是歸無咎用心感受了半刻鐘,竟一無所獲。這“列屏陣”,似乎非常干凈純粹,沒有留下任何手腳。
歸無咎皺眉凝思。以《通靈顯化真形圖》的至真至純,若有什么在自己身上種下氣機的秘法,必定是無法瞞過自己的。莫非自己判斷有誤?
還是前面那不起眼的“煙波銀鎖橋”,才是余玄宗布下手腳的地方?
就在此時,暗影消散,朗日當空,天光大開。歸無咎已走出列屏陣外,來到小夜島的邊緣,前方不遠處,是一座二三里長短的連廊浮橋。
歸無咎之后,亦有七七八八的修士蜂擁而至。
“奇怪,奇怪。也忒短了些。”歸無咎身邊,一人喃喃自語。
歸無咎轉頭一看,正是靈虛子。
歸無咎心中一動,問道:“敢問靈虛子道友,有什么不妥之處?”
靈虛子道:“原來是文道友。貧道只是稍微有些奇怪,這穿越列屏陣所用的時間,似乎稍微短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