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幾對余玄宗、玉京門和散修之間的爭鋒也很快分出勝負。不過由于有約在先的緣故,這幾對交手只分勝敗,未決生死。負者丟下第七關的半枚玉嵐之精,引動六蘊精氣離開此地。
第七關陣門最后一對爭斗的修士,乃是余玄宗一重境修士張又非,戰勝了一位容州散修。勝負將分,就在那容州散修離開陣門、三十六陣俱只剩一人的剎那。所有陣門內的七蘊之精同一時間盡數成形。
如歸無咎等二十余人,一人獨入一陣門,這七蘊之精的成型已經用了將近一刻鐘;張又非手中兩瓣的玉嵐之精將將凝練歸一,瞬間就被身上六蘊之精吸納煉化。
時辰既至,所有修士分成兩撥。所有修為一重境以下者,俱引動玉嵐之精中陽極之轉,離開了玉嵐秘境;而所有二重鏡以上者,無不引動陰極之轉,飄飄蕩蕩往第八山谷山飛遁。
爭奪前十八位的名次,一重境修士已經插不上手。將所得七蘊之寶上交宗門,才是正理。
前六關時,每個人自不同的精蘊系物之所出發,故先后遠近,莫知行蹤。而第七關往第八關的旅途卻是在這千百丈方圓的陣門之內,七蘊之精的成型又是同一時刻。因此一時間遁光分化兩邊,數十星點,煞是分明。
若說唯一令人意外的,當屬吳道人。此人雖是四重境修為,但眼下戰力已失,按理說應到了功成身退之時。不過他卻依舊選擇了往谷山飛遁。
程文志雙眸中閃過一絲陰冷,落地之后,當先解決了此人!
又是半刻鐘功夫,第八山谷山近在目前,山頭陣門宛然成列。這一道陣門格局和第七關又有不同。
北方三道門戶呈品字,南方四道門戶呈田字;東方五道門戶呈現一個十字;西方六道門戶卻一字長蛇排列。四方鋪成,氣象俱足,構成一十八道陣門。
九野山步步玄妙。就以第七關至第九關的移動過程來說,旅途中人必定同時落地,不分先后。
就在距離腳踏實地僅有數丈時,程文志、向之融交換了一個眼神。瞬息間兩人足下生根,氣機統御重由自主。立刻便運使一身丹力,發動攻勢!
但星月門四人動作更快。
王木霸把手一晃,雙手合執一柄素羽青鸞旗,高丈許,旗面三尺有余,迎風一抖。
柳逍客單手執一柄丹華綠羽旗,同樣丈許高低,以臂力為軸,搖動大旗。
沈林心一雙素手,亦緊握一柄黑羽龍紋旗,一般大小,同樣迎風晃動三圈。
吳道人此時身體甚為虛弱,掌中勉力使出一柄錦玉映虹旗,把此旗輕輕一展。
瞬息間一道祥潤光輝升騰而起,以四面陣旗為軸,化作四四方方一道防御法陣。這法陣封閉處又開四個口子,四個宛如密道的陣法之力凝成實體,連結到十八陣門中的南四門。
這時向之融、程文志的神通法術已然離手。二人出手的目標不約而同都是吳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