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選擇,不如說是拉攏。
歸無咎目光游離,似乎在納物戒中上下掃視,遲遲不愿離開。沉吟半晌,問道:“那明道友需要在下做些什么呢?”
明皓鉉笑容很是歡悅,似乎一切都在他把控之中。當即自袖中抽出一枚接近尺許的青玉令牌,雙手執之,交到歸無咎面前。呵呵一笑道:“此番我蓮臺宗一行十人,以成道友為首。萬望成道友照拂好我門中諸人。”
歸無咎極快速的將納物戒收入囊中,滿口應下道:“好說。”
明皓鉉心中暗暗點頭。
此次上宗征發人手,每一家三等宗門按例該出十二人。照此份例,蓮臺宗閑余人手幾乎無一能免。其中和明皓鉉走的較近的六人他設法以雇傭之法替之,保存力量在自己身邊。至于其余六人則不關他事,他也不欲多管閑事。
康韜壁半路殺出,看似壞了明皓鉉計劃,六個員額直損其四。但對于明皓鉉而言,并非不可接受。
因為今日席間左側那六人,唯有第一席袁客莊、第二席龍源保在明皓鉉陣營中尤其重要,遠遠超出其余四人。
尤其是袁客莊。此人和康韜壁本是同門師兄弟,師尊是門中一位謝世五六十年的元嬰真人。這位元嬰真人生前偏私袁客莊,所余資財底蘊盡數交于他手。袁客莊破境知止未成,深恐懷璧其罪,卻是投靠了明皓鉉。
至于另一位龍源保,在蓮臺宗內別有人脈勾連,能量也非同尋常。
這兩人無論如何,都是決計不能放出荒海,就算無有危險,也是相當于斬斷臂助。故而清瘦道人和歸無咎二人能夠過關,已經達到了明皓鉉的最低期望。至于其余四人不得不往荒海一行,那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只是有一樁棘手之處。原先計劃中六位派內修士、六位派外修士結成同伴,自然以蓮臺宗修士為主。
六位與明皓鉉較為疏遠的金丹修士中,其實也有一人功行較深,幾乎與袁客莊不相伯仲。此人是原定的一行十二人的首領。
可是千算萬算,沒料到招徠的修士中,竟有一位即將破境知止關的散修。此人若是不日破境成功,且不說一重境修士指揮準元嬰真人本就是笑話,這一上下顛倒的異象落在旁人甚或上宗眼中,更加不倫不類。
明皓鉉權衡之下,也只得當機立斷,決定將歸無咎拉攏過來,領隊出征。
所幸歸無咎的散修身份應當是絕對可靠的,因為但凡有幾分背景的修士,若有望破境“知止”,必是潛藏門戶不出的,絕不可能云游四海。
相敘已畢,明皓鉉見歸無咎欲請告辭,又取出一枚玉簡道:“這是我蓮臺宗一行十人的身份訊息,擅長手段,脾氣秉性等瑣碎資料。并無甚大的用處,只當臨事之際,或可助道友作出更妥善的安排。”
歸無咎當即謝過,將玉簡收入囊中。
諸事安排妥當,明皓鉉又道:“三日之后,四十八派同行。一切就托付道友了。”
Ps:一個場合,就合成一章吧。分章沒意思,再寫一章也寫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