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返權輿陣》。
布陣已迄,歸無咎指間凝化出精純元光,先發散萬千,再由萬千凝聚歸一,化作一道虛影。這虛影面目肖像,和歸無咎本人一般無二。
隨后這“歸無咎”轉身東向,盤膝而坐,一副用功錘煉的模樣。其身形無限逼真倒也罷了,更兼有淡淡氣機繚繞,宛若修士行功吐納之時。
此時歸無咎功行已非九野山第一關擊敗朱道人時可比,那時這道“留影術”只能在斗戰中欺敵一瞬。而現在稍稍能夠動用一絲魔丹丹力后,這道虛影宛若實質,足可保留三月之久。
這也是歸無咎對應天微三人言道閉關需要三月時間的緣由。
運使妥善,歸無咎身形一凝,將自身真身隱化無形,仿佛先前探尋邱道人巢穴之時。再運力一推,震散霧氣。此時在這山頭,旁人所能見到的,便唯有盤膝靜坐的“歸無咎”一人了。
此時三返權輿陣猶在,但是仿佛透明琉璃,只作預備萬一之想,并不阻礙山下之人的視線。
事實上,教三派之人窺見自己靜坐于此,正是歸無咎用意所在。
安置妥當,歸無咎無形之軀潛入邱道人三人洞府之內。此處才是歸無咎的真正洞府。這一回非是偽裝,歸無咎真正盤膝靜坐,漸次用功。
星移斗轉,轉眼便是三日三夜之后。
當日歸無咎在其余十五家派掌旗修士身上留下印記。此時正到了兌現的時刻。但歸無咎雖暗暗留下氣機,但并不能立時據此感應明晰,錨定方位。
休說歸無咎只是金丹四重境巔峰,就算他是元嬰四重境巔峰,也無法單憑自身神識感應千萬里之外。紫微大世界之內,或許只有近道大能能夠做到這一步。
不過歸無咎氣機之醇,操控之精,早已到了金丹境的最巔峰。所謂“萬流隨形,一炁歸真”便是此之謂。隨著他心意引動,雖靈明無覺,那一道道離散清氣依舊如物歸其類,不由自主的離了宿主之身,回源歸根。
因為這一道道氣息極小,極清的緣故,速度不斷疊加。不過數個時辰,就達到了飛舟法寶數十倍的速度。
就這樣過了三日三夜,歸無咎神念之中,終于將九道氣息的位置全數把握。
須知這九道清微之氣都是沿著直線行走,而其加速的步驟、規律歸無咎了然于胸。那么依據每一道氣息回身的時間,不難反推算出十五座島嶼的具體方位。
十五座島嶼之中,距離夕山島最近的是一座名為宮宿島的島嶼,歸無咎若全力飛遁,十九天之后可以到達。至于其余十四島,除了又有一座名為冥月島的島嶼四十五日可至,其余諸島行程最晚都在三月之上。
順利勘定方位,歸無咎心下甚慰。第二步,也順利完成了!
靜靜調氣行功,又過了六日,申時許。
歸無咎信步進入洞府深處,站立在“扶乩子母鼎”之前。依次點燃香火,勾判九宮迷符。待銅鼎清鳴聲響,塵沙平整。
隨后取出銅簽,仿照邱道人筆跡道:“余玄宗人在島上活動甚為頻繁,沿諸峰依次遞進,開掘洞府,墾辟山道,已近于吾等十余里外。雖有陣圖掩飾,但唯恐行走之際萬一露出破綻,便不為美。門中疑兵何日能至,乞得準信。”
未過多久,銅鼎內浮現出一行文字:“稍安勿躁。二十三日之后門中來人,當可驚走余玄宗眾修。”
見到這一行字,歸無咎微微一笑。
竟然還多留了四日寬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