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哈哈一笑,大袖一擺,洞府大門豁然洞開。安淑嫻見狀萬福一禮,轉身退下。走時兀自頭腦暈沉,不知歸無咎之言有何深意。
無限輪回之中,眾生自性,本無高下。歸無咎并無瞧不起下界修士之意。只是此世之中,這二人既然道途斷絕,哪怕本人愿意,也不可能給歸無咎提供太大助力。給與一些好處,娛情適性,化解閉關苦修中的諸道劫關,已經算是互惠互利的舉動。
安淑嫻既退,歸無咎盤膝而坐,焚香煮水,獨自調伏功行。
只是片刻之后,他眉頭一皺,復又起身站立起來。
這六年來,歸無咎暫居夕山島,由于修為、威望遠超其余諸修的緣故,行事也甚為方便。
環繞島嶼內外,早已如昔日貞如島般被布下數座“鏡返聽云”大陣,島嶼內外數百里要害之處盡在掌握。而鳩占鵲巢得自邱道人三人的后山秘地,亦暗暗藏下數道法陣以備萬一。一只未被發覺固然上佳,即便被窺破行藏,其防御之堅實也要遠遠超過其余洞府。
以這一道穩固的基地為依托,歸無咎的修行之途也在突飛猛進。功行進益不說,《通靈顯化真形圖》中神通種子亦以每年數十種的速度習得,估算進度,竟已臻十之六七。
更出人意外的是,神通法門的進境,使得歸無咎改換身份、借三等宗門之名再履荒海的目標,得以徹底達成。
三載之前,他的“元光顯化術”和魔功丹力相合,運使法門更進一步。無論是由此所凝化的劍光,還是虛身之影,居然活靈活現,宛如被賦予靈性。乍一看去,幾乎和最上乘的分身法術相似。
得此契機,歸無咎悄悄潛入海中,將三年前落入海底的那一截斷臂打撈上來,結合尸身納物戒中所藏御寶法門,竟得了一件極奇異的飛遁法寶。
此物論防御禁制之強橫,當中裝飾之奢靡,和歸無咎自越衡宗攜帶的許多飛遁法寶相較遠不能及。但只論遁速,卻無可比擬,哪怕元嬰真人也追之不上。
憑借此飛遁法寶和更進一籌的分身法訣,歸無咎在諸島之間,翻江倒海。
每次變化出八九個幻影,裝束和進攻夕山島的那九人大致相類。由此東西騷擾。島中原本所駐三十六修固然無可奈何。即便萬一有余玄宗元嬰真人潛在附近,自也不懼。
一旦遇此情形,歸無咎借助法器遠遁,隨后收了元光虛影,再使一個虛身之術。就算是數位元嬰三重境真人合力搜素,也難以在茫茫大海中尋得一粒砂石。
“扶乩子母鼎”那一頭不曾墮入歸無咎彀中。但機緣巧合之下,仍舊使他們背了黑鍋。
攪動風云,醞釀成熟。歸無咎一舉出手,奪取四座島嶼之上的五行雜玉礦脈。
此事在余玄宗高層必然是引起極大震動的,但是為了穩固荒海人心,表明上卻絕不會大肆宣揚。只是暗中派遣調查的元嬰真人,至少已有三四十人之數。
然而經歷歸無咎這一番奇妙設計,余玄宗首腦就算是想破腦袋也無法猜到,下手之人并非潛在的兩大勢力之一,而是一位孤身潛修的金丹修士。
此時歸無咎魚龍兜完全儲藏圓滿,六十四年之內、破境金丹之前,荒海這道枷鎖已經被徹底擊破。照理說,歸無咎隨時可以云游四州、縱橫人間。
不過夕山島后山這一處線索歸無咎卻不愿意輕易放棄。歸無咎仔細考慮之下,決定還是在夕山島駐扎一二十載。看星月門下一次動手之后,破滅盟一方是如何動靜。
至不濟,十余年后飼養“鎖陰冰蠶”之人交接之時,歸無咎預先設計,以有心算無心,必定能夠撕開一個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