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華思南低聲道:“還請艾兄亮一亮底,也好使諸位心服。”
華思南此語一出,神清竺、風君笑、甚至本族華思川等人無不驚詫,不約而同地側目而視。
這華思南,竟然有挑戰艾無悲六族魁首的心思。雖然可能只是一點試探,但這也充分說明了他對自己實力的自信!
星月門這等比試自有其潛規則的。
在不考慮功力高下的情況下,星月門同輩修士并不需要真正交手,亦可通過顯著的層次之分辨別高下。唯有處于同一層次之內的修士,才考慮以實戰勝負論之。
譬如至高神通“空蘊念劍”,修行到每一境得劍多寡,便是最顯而易見的區分。但修煉“空蘊念劍”的畢竟是少數,這一輩僅艾無悲、華思南二人而已。
若是并未修得“空蘊念劍”,除了極少數如沈林心、言玄石修習旁門之法的,和楚飛揚這般意圖兼通形下六道的,其余諸修,均是在“上流回風”等四道神通之中打轉,其中之高下,又分為三等。
最高一等名曰“博通相融”,將四大神通中、兩兩之間的變化盡數打通勾連,成就四相歸一之奧。如王木霸、原集峰、原集平,都是走的這一條路。
次一等名曰“萬取一收”,專研兩道神通之間的相生之變,將之研究透徹,到了正反相合、無微不至的地步,屆時掛一而漏萬,無礙一式破萬法。在場之人中,包括以前華思顏在內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走的這一條路。
要說前兩等其實相差不遠,但這第三等就遜色得多了。此輩才力之博不足以通六法,心性之真不足以明一術。雖然駁雜兼修四大神通之二、之三、之四,但是于其中生克變化卻夾生的很,未能節節貫穿。
此時廳中隨從之人也有幾位四重境修士,但無人認為此輩能夠奪得名額,便是由于其走上了第三等法門,潛力戰力均自不足的緣故。
華思南所言“亮一亮底”,并非直接向艾無悲挑戰,而是要他展露一番自家神通進境。若是雙方高下有別,那不需再比;但若是處于同一層次,自然另有下文。
艾無悲低頭思索了一陣,低聲道:“可。”
話音未落,但見他左手五指猛然一張,一縷攝骨寒意流轉不休,艾無悲頭頂處驀然生出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
八柄瑩瑩小劍,各依其中軸轉動不休。
盡管那第八枚法劍只半個指頭大小,大小不若其余七劍五分之一。但臺上諸修,卻盡數瞪大雙目,陷入詭異的沉寂。
華思南失神片刻即清醒過來,強忍住喉頭苦澀,勉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