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道氣機一旦觸及,便如烈火烹油,登時一股暴亂無序的變化,就要徹底崩潰。
就在此時,華思川,歸無咎如有默契一般反手丹氣凝形,將神通相擊的碰撞約束在一個大約碗口大的透明氣罩之內。
盡管當中氣機如同開了染坊一般混雜不休,但這等中和對沖之勢一旦開始便不死不休,最終哪怕只余下半縷氣機,也足以定下勝負。殘余之氣到底屬于誰人,以在場之人的眼力可謂洞若觀火。
以此法較量高下,如果雙方神通精純有差,分出勝負只在頃刻。若這神通之“種”精純相當,那么這個消耗的過程就會變得甚為持久。
二人心中各有打算,都自以為勝券在握。
在華思川看來,歸無咎擊敗原集峰本不能作數;而再敗言玄石,卻是因為他這數十年苦功,在功行上進益極大,是以言玄石一不留神,并未使出自家壓箱底的手段便宣告敗北。
而若是以眼下之“文斗”手段較量神通之精純,華思川堅信,華思顏絕非自己對手。
而歸無咎卻另有打算。須知無論過程如何,一舉占據“宗家十二子”探花之位,也過于驚世駭俗了些。華思川主動挑上門來,到為自己清晰展露修為“底線”鋪平了道路。
若依真實功行,歸無咎當然可以輕松戰勝華思川。但是他又何必如此做呢?須知“華思顏”所精擅的,是“積空云霆”、“上流回風”的風雷相生之變;而華思川所修的,卻是“五火成輪”、“積空云霆”的雷火相生之變。
依照生克變化而論,可是華思川稍占便宜的。
盡管修煉到金丹四重境正反洞明的地步,神通生克變化已經影響極小;但小則小矣,卻并非不存在。
一刻鐘過去。
兩刻鐘過去。
隨著時間的流逝,華思川的臉色愈發不好看。
俗語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五行氣罩之內,混輪之氣明明相互消殺,不斷減損。但這消耗的速度卻愈來愈慢,足足過了一個時辰之久,依舊有兩道即便是金丹修士也難以辨別的極微弱氣機在捉對廝殺。
由此可見,雙方神通精微之旗鼓相當,恰好到了完全難分高下的地步。
華思川終究也是要臉面之人,勉強一笑道:“神通有生克。喻諸棋道,先手和局,是六弟勝了。”
歸無咎這一回并未太多客氣,果斷接下話來:“四哥承讓。”
華思川既然親口認輸,“覺迷望氣”名額之爭,就算徹底落下了帷幕。就算是華氏族中執事長老,也無顏再生枝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