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趨時一指身畔三人:“盧某以下四人,僥幸過關,忝列真傳之位。”
他這么一說,其余三人都是舉手一禮。
幽寰宗選拔真傳之法,并非每一屆都是定數。選拔之法門,與越衡宗一般,同樣是借助一樁寶物。所不同者,以這件寶物立下謎題,得以破解者即成真傳弟子。
故而多時一屆或有數人,少時或只有一二人,甚至一人也無。至多時,卻也從未超過七人。每隔百載、千載計其總數,和越衡宗居然也大致相當。
盧趨時等四人動有常則,看似比那二三十位弟子要克制得多了。但其實四人暗中心緒起伏,更為細膩復雜。
這四人乃是今日贏家,原本正是春風得意之時。
但是,每一屆誕生數名真傳弟子,以三五十年為期,便是近五十人。而每一次紅云小會,各宗與會者不過每家一二人。
想到此處,原本的驕傲自信不由得稍稍收斂。
若是他們得知本次紅云小會乃是千百屆未見的“大年”,更不知作何感想。
雙方交談的整個過程,杜念莎都冷若冰霜,似乎全不關她的事。但越是如此,卻讓盧趨時等越發覺得深不可測。
盧趨時又問道:“二位之外,為何不見其余諸派真傳弟子?”
歸無咎笑道:“我二人乃是中途離開,其余之人尚在比斗之中。”
盧趨時心中暗道:“想必這二人在本次小會之中,并不算出色,否則何至于提前離場。”這個念頭一起,心意竟莫名舒暢了許多。
他神情變化,歸無咎看在眼中,也不點破。問道:“真傳比試既然已經結束,諸位在此何為?”
盧趨時伸手道:“按理說比試完畢自然各自散去。只是恰好玄元宮中杜師兄、莊師兄不日即將結丹,今日特來九周半山一試。木掌座言道良機難得,于是便讓我等旁觀。”
“二位請看。”手指所向,正是九周半山方向。
歸無咎心中了然。“元元”言道,到達目的地后,便有五彩虹橋直通九周半山,可是自己二人落島之后卻并未看見道路相連。原來是已經有人入山試煉。
所幸等待片刻,自也無妨。
順著盧趨時所指方向,歸無咎功聚雙目,凝神觀看。可是距離實在太遠,以他的目力,也只能勉強看出九條白絲虛影似乎是環山鑿成的九條山道。要想進一步看清楚其中細節,卻有所不能。
盧趨時微笑道:“請看籠罩山峰的云霧。”
歸無咎、杜念莎依言抬頭。細看一陣,才見其中奧妙。原來透過這云霧流轉,竟似放大山岳數十、數百倍,教人能看到九周半山之中的細微之處。
望似細如銀絲的環山匝道竟有十余丈寬。一黑一黃兩個人影,分別立在匝道內壁處站定,似乎正在思索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