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一愕,此刻圖畫已成,“山河萬里”早已歸于鞘中。不知為何竟能生出這樣一道感應。
又是幾息過去,《劍意圖》之中氣息愈來愈盛!
歸無咎猛然抬頭,才發現天懸大道底部,從自己的第一幅畫“水中葫”開始,全部的創作一件件的消失了!
很快,最后一幅具象圖畫雨水圖也消失了。
緊接著,第一幅劍意圖消失了。
第二幅,第三幅
而山巔處的這最后一幅圖畫,卻愈來愈飽滿,愈來愈傳神!
十幾個呼吸之后,前四十九幅劍意圖盡數消失,歸無咎心中一顫!所有三劍意中的得失,偏正,未能盡數歸于一爐者,俱被碾成粉末,化作最后一幅圖畫的養料。
成了!
較枕道碑時成就的“巧劍”、“拙劍”、“幻劍”三劍精純不止一籌的三道神通,圓滿無礙,徹底成形。
這三根小劍徹底“活”了過來,化作三道劍氣,騰地鉆入歸無咎掌心之中。
原本“作答”的石壁上,再度變得空空蕩蕩。一左一右,問題是無,答案也是無。
同時,歸無咎的身畔,浮現出兩行字跡。
一行通體純金,飄逸與凝重,兩種相反相合的氣質融合為一:
“百尺竿頭進一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署名“原陸洪初玄。”
這個名字出現在這個位置,歸無咎早已料到。辰陽劍山的完道是上天所授,而真正以人力達成完道的,唯有原陸宗一家。
原陸三祖洪初玄,將原陸宗至高傳承,九塊“一陽真定玄碑”盡數斬成兩截之人。
一劍斷九碑。
九塊殘碑,反而是真正的圓滿。
真正令歸無咎始料未及的是,除了木愔璃與軒轅懷之外,此時又出現了第三個“白字。”
而且,是出現在天懸大道的最高處。
“一世流年石中火,兩生如夢寂寞心。”
這十四個字,秀中見骨,剛中見柔。論語意,不似修道中人一語道斷,卻像是深閨女子的傷春悲秋之詞。
署名,阮文琴。
阮文琴?
字跡既然清晰存在,很顯然,這人乃是和歸無咎同一輩的絕頂天才。可是最近數次小會未聞其名不說,這姓名之前,竟沒有署宗門之名。
此時,許多思緒,突然被打斷。
那三道劍意入體之后,歸無咎一時氣涌如潮。恍然如悟,是到了留名離開的時刻。
在洪初玄、阮文琴旁邊的空白處,歸無咎駢指作劍,筆走龍蛇:
“一劍蘊空安天人,萬法無咎立地根。”
略一思索,又題名其后:
“歸無咎。”
同樣未署宗門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