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歸無咎金丹巔峰的魔道修為,若是御使一件足夠高明的飛遁法寶,甩開元嬰真人是輕而易舉的;但若面對更高層級的對手,卻力不從心了。
“拾遺書簡”一次性跨越十二萬里,幾乎超過了真君大能的感知范圍。本土文明中和真君大能同層次的修者,既然實力稍遜,那便更不在話下。
藏象宗精擅空間神通,這一類寶物自然勝過飛遁之寶。歸無咎搜尋的樣板,便是杜念莎的七寶天鏈。
七寶天鏈依托血脈方能開啟,這等最上乘秘寶可遇而不可求。“拾遺書簡”每次躍遷有十二萬里范圍的限制,和七寶天鏈橫跨兩宗不知幾億萬里不可同日而語。
但此物能力的上限,于歸無咎而言已經足用了。
選取這件“拾遺書簡”乃是秉承“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的宗旨,力求身在險境時,能夠有一件足以全身而退的底牌。
歸無咎選取的第二件寶物,乃是一面樸實小巧的銅鏡。
說是銅鏡,其實此境一面明黃如銅,另一面卻黢黑似鐵。更奇妙的是,此境正反兩面均有鏡面,明光閃閃,纖毫畢映。
此鏡名為“儲真擬神陰陽雙鏡”。銅色一面為陰,乃是“儲真鏡”;鐵色一面為陽,名為“擬神鏡”。
以銅鏡暗暗往人身上一照,此鏡便會將一人的身形相貌納入其中,所能存貯的人形數量,共有一十二道。再轉過來以鐵鏡照一照自身,同時心中觀想銅鏡所錄一人之相貌,自己便會變成那人模樣,連氣息神韻也毫無二致。
儲真鏡存儲人形止步一十二道。但若是所錄之人真身亡故,儲真鏡中人影便會自動消散,空缺出一個新的名額來。但是如此一來,擬神鏡便不能調動其形。
換言之,儲真擬神雙鏡,無法變化成死人的樣貌。
歸無咎依托元光顯化術的易形秘法,原本極為高明,甚至足以瞞過三重境元嬰真人。在荒海時只要不遇到韓安世、舒永延,可以稱得上暢通無阻。但若深入本土文明,這個層次卻稍顯不足。
儲真擬神二鏡,若非近道大能,足以感悟天地間的一絲不諧,其余神通法寶是斷難看穿的。
這一件法寶,乃是以巧勝力,若是發揮的好,可以起到難以想象的作用。
至于第三件寶物。
歸無咎微微一笑,調轉回頭,重新來到剛剛進入庫府之處。
小鎮元釘。
看來與此物有些緣分,是躲也躲不開的。
歸無咎現在決定收取此物,自然不再是為了攻破曲寰島那一戰。開鑿前人遺府、秘藏、墓穴,探索機緣,此物確是一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