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韓景林確實將他所持有的那一部《獻典》復制一份,交由歸無咎一觀。
其中所錄,唯有百草萬物之名目,以及其大致相貌、估算價值等三類。甚至連一副畫影圖形也無。
眼前,大昌神殿的地下秘藏,《獻典》真形,同樣也無有任何畫影圖形。
但是,每一株草木奇珍,都配備著一件特殊方法保存下來的實物,充作“標本”!
跨下臺階第一件。
眼前所見,乃是一株三葉細草,葉尖發黃,葉尾深綠。和隴頭陌上隨處可見的野草也差之不遠。
名目:陽華瑤碧草。
詳細介紹了其五味四性,陰陽正反,三十六種炮制法門,二十七種入藥,可謂連篇累牘,不厭其煩。歸無咎見之甚是驚訝,如此詳細的記載,幾乎可以算是半個“丹方”,不,“藥方”了。
若是教隱宗、異族的頂尖修士得了,只怕在煉藥一道上,會取得極為巨大的進步。這恐怕也是《獻典》不得不分出繁、簡兩部的原因了。
“陽華瑤碧草”價值最高的一種用途,乃是一名為“白首中黃大藥”的十二種主藥之一。
“白首中黃大藥”,或許在歸無咎的習慣中,應當叫做“白首中黃大丹”,據說對于步虛修士進階離合境,能夠起到極大的神效。
離合境修士,代表的是祖庭道宗的中堅力量,或者一個神道王朝的君主。
在陽華瑤碧草實物的最下方刻著一行小字:值一銀簽。
一銀簽,約莫可以理解為一小功。集齊九枚銀簽,方能得一枚金簽;得了六枚金簽,能得一次上考。三次上考,方能得到從神伯晉升神侯的機會。
和此草的真實價值相比,這賞賜,太薄了。
這也并非是祖庭道宗刻意壓榨底下修士的勞力。在韓景林手中的簡易《藥典》中,歸無咎發現,除卻千余種修道界中人所共知的天材地寶,其余各類寶物,那簡版《獻典》一概粗分為天、地、玄、黃四等階。
其用心,昭然若揭。
一路走下去,但凡遇到新一種靈草,歸無咎先瞟一眼,看其入藥主治。若無關緊要,就順手錄入玉簡。若遇到有可能用到之物,便仔細記載于另一枚玉簡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
眼前出現一種通體發紫,宛若刺猬一般的小花,膨脹開來,甚是臃腫。
幽山莢草。
一串繁文細字,歸無咎略去不看。單看其入藥之效:可以作為主藥煉化“九魄歸元大藥”,治療一種名為“夢游情天”的奇疾。
歸無咎眉頭一皺,反復咀嚼其中文字。終于確認,所謂“夢游情天”,正是十二大天殘地缺相中的“離魂不復”之相。
歸無咎瞳孔驀然一縮。
因為此藥名下方,赫然有一道文字。
“古今有萬代之資、天生道體者,常遭天妒。”
“天意弄人,故先與之,后奪之。使負蓋世之才,不能騁懷;抱合道之器,不能遂志。每夢回耀目深華,堪比先賢風采,爭鋒異代俊杰,醒轉之余,唯長恨悠悠,空留一嘆。”
“我圣教大能,集此類名狀異癥七種及療法,號為‘補天七相’。使天資超拔之異才,不負此生道途。夢游情天,一也;余六種關聯之藥,茲列于右。”
右下方,卻是自墻壁中鑿出六個小洞,當中各置一枚黑色石子,似是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