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走上前去,伸手將黃希音接過。略一掂量,這小家伙至少增加了五六斤分量。
黃希音長時間趴在歸無咎背上的竹簍里,對歸無咎的氣息極為熟悉,因此半點也不認生,兩人大眼瞪小眼相望許久。
突然黃希音“咯咯”一笑,手足掙扎起來。
歸無咎來說看到黃希音這副模樣,心中不免生出暖意。
這不僅僅是因為黃希音異常可愛的緣故,也不全是因為黃希音是他等候百年的開山大弟子,更不是因為她是自己完成“借道對證法”、在道術中互資借鑒的對象。
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小娃娃是唯一一個和自己一道,來自九宗界域,進入土著文明中的人。
兩個世界之間的隔絕感,卻能通過這么一個小人兒聯系起來。
歸無咎突然想到了黃正平、韓氏夫婦。在望著懷中明顯大了一圈的黃希音,不知怎地,就想到了數百年后雙方再度相見之時。
歸無咎起了一個念頭。
自納物戒中取出一塊照影石,丟給黃采薇,道:“以后這小娃娃吃飯、穿衣、睡覺、玩耍,俱都用這照影石記錄下來。”
說完,便教授了黃采薇照影石的使用方法。
抱著黃希音搖晃一陣,待她睡熟。歸無咎將她交還給黃采薇抱著,自己尋一處密室修行。
取出昌神君所贈玉簡,仔細觀看。
上清宗,即清教一脈,其祖庭《大藏》一部,名為《上清倉無流變二十四品》,八千一百卷,每卷八千一百字。《正經》一部,名為《上清本起定真玉箓》,共計百余萬言。
精選節錄百分之一,流布于道、玄、下、流四宗之中,化作《倉元四記》和《太素寶箓》兩部。
兩部功法一閱,歸無咎微微皺眉。
按照歸無咎原先的估計,上清宗一脈道法所得,或許當比乾元宗較多。
因為乾元宗所擅長的,是內壯煉丹之術,修士根基更為扎實;而論及神通法門一道,卻是上清宗“符種”之術明顯勝過。
可是一觀兩部經典,歸無咎卻不敢樂觀了。因為上清宗“符種”之法,涉及劍道神通者極少,按照比例而論,大約只有乾元宗一半,占了兩大經典篇幅的九分之一有余。
這九分之一,倒有七成是融合了一門所謂“古飛劍一脈”的殘余傳承,成就一道神通。
歸無咎搖了搖頭,空蘊念劍第二卷,能夠得到百余字,他就心滿意足了。
現在歸無咎的修為,行功時早已不需要靜香輔佐。打坐不到十息便即入定,進入空明兩忘的狀態。
運使《念劍演化圖》。
可是,在成形字跡裂開、打散的一瞬間,歸無咎猛然感受到一種充盈感。
如同你呆在封閉的木屋之中,屋外狂風大作。突然打開門戶,勁風撲面。似乎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是一場莫大的驚喜。
歸無咎此時神魂皆定。
他靈明之中雖有喜意流淌,但所謂超出象外,得其環中。于這具身軀而言,欣喜只在天外滋長,此身之內卻是超拔一切的太上忘情,并未絲毫干擾到《念劍演化圖》的運轉。
《空蘊念劍》第一層,字跡完全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