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
就在歸無咎為黃希音整理“念劍余法”之時,一聲清脆響亮的聲音在身后響起。
歸無咎不必回頭,就知道這是“小鐵匠”的聲音。
小鐵匠蹦蹦跳跳轉到歸無咎面前,老氣橫秋地揮了揮手。身后又有“噠”、“噠”的腳步聲傳來,極有韻律卻又略顯死板,似乎不是活人行步的節奏。
歸無咎搖了搖頭,若是他親自控制“謝玉真”,這木偶可以做到與真人無異,土著文明中的修者多半看不出破綻。
不過小鐵匠本是器靈之身,能夠操控另一件傀儡,本身已經是驚世駭俗的舉動了,也不必太過苛責。
小鐵匠急切的沖身旁擺了擺手。“謝玉真”轉身來到歸無咎對面,口中黃芒一吐,約有數百上千枚玉簡噼里啪啦甩落在地上。
小鐵匠見歸無咎依舊潛心于《觀法圖》等五部典籍,拖拽歸無咎衣袖,大急道:“那些道冊不急在一時。你先看看本真人帶回來的寶貝。”
除卻三部《獻典》之外,小鐵匠對于大昌王朝秘藏的器道典籍也異常上心。
只是以器靈之形直接現身,未免駭人耳目。于是小鐵匠潛在“謝玉真”軀殼之中,手持昌神君所贈令牌,將另一處庫藏的器道典籍洗劫一遍。
這些典籍不比《獻典》,沒有實物對照。純粹是器道一門源流總集、各種法寶法門詳疏一類。
但是此刻,小鐵匠的心情異常熱切。
對于混元真寶器靈來說,只要御寶之人透徹了解煉制法門,就等于法寶真靈掌握了自行煉寶之法,平白多出了一項技能。將心比心,大約和人道修士掌握一門新神通心情相似。
歸無咎善解人意,笑著將《觀法圖》卷起,開始觀看小鐵匠取來的器道典籍。
小鐵匠這才欣喜,轉身和黃采薇一道,喜滋滋地觀看黃希音戲水去了。
不過,歸無咎并沒有先急著觀看具體的法寶煉制之術,而是將介紹土著文明中器道源流的典籍先挑揀出來,仔細查看。
這一觀覽,對于此處器道文明發展,歸無咎的認識立刻加深了許多。
在土著文明之中,并無“本命法寶”這一概念。不但如此,其尋常的外煉之寶,品質同樣不超過九宗治域中“第五品法寶”的界限。
如歸無咎所負巨劍“山河萬里”,品質之高已然超越土著文明之中常見的各類寶物,縱然是“天人感應三境”修士所用之寶,也不例外。
但土著文明的煉器之法,并不是說就沒有任何長處了。
近百萬年前,此間修士發明一種秘法,名為“血祭”之法。
當時一家巨擘宗門之中,有兩位通徹煉器之道的天玄上真,一人名為“東冶”,一人名為“南冶”。兩人鉆研器法數千載,冥冥之中心有感悟,同時得到了啟發,傳下血祭煉器之術。
二人壽終之時,親身以此法試之,果然鍛煉出一件品質極高的寶物。
歸無咎從流傳至今典籍判斷,那寶物出世時的異象之烈,妙用之玄,不下于九宗器道文明中的混元真寶一流。
甚至單就那一件“祭器之祖”來說,品質多半比混元真寶還要勝過一籌。
只是,如此品階的寶物需要以天玄上真的性命為代價,和九宗混元真寶相比,輕重又不可以道里計。
或有人云,天玄上真只消如“東冶”、“南冶”二人一般,在自家壽盡之時煉合器道,也不至于有什么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