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凝神斂息,神意之中運轉《念劍演化圖》,將《玄解集成》、《大論要旨》二部節錄經典之中有益于空蘊念劍修煉的部分,一一解散消納。
只是數息功夫,《念劍演化圖》便將二部經典中可為養料的部分,總計大約三成上下,盡數收納提取。
只這一剎那,歸無咎對于云中派法訣的部分精義,理解之深便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云中派道法神通之中,有資于劍道的,乃是上古相傳的“道門四十九劍陣”一脈的傳承。這一道傳承和上清宗“古飛劍傳承”難分軒輊,分別執掌“飛劍”、“劍陣”兩門之牛耳,蔚為大宗。
上清宗得“古飛劍傳承”已然殘破不全,而云中派所得更少。道門四十九劍陣,融匯于當今功法之中的,唯有“天門劍陣”、“飛魚九鼎”、“云霧奇罩”三陣。
歸無咎丹田之中,空蘊念劍法訣逐漸成型。
只見第二層法訣一字一句逐漸增加,最終圓滿具足,發出燦然光明。從零散的只言片語,化作一道完整的法訣。
空蘊念劍第二層,徹底完成。
但是歸無咎也并未有多少歡喜,因為這是在歸無咎預料之中的。自汲取了上清經典之后,第二層空蘊念劍便只剩下八個字。只要得到一家隱宗之流的傳承,是必定能夠完成的。
不過,第三層的法訣卻又艱深了許多,那一個個字跡形成,明顯后繼乏力。只鑄成第一列“一點生滅皆無礙”七個字,便斷了后續。
同時,歸無咎心中傳來一點真意預兆,隨著道法更進一步,若按部就班修行,“元玉精斛”的完法成形之日,又提前了兩天。
歸無咎暫不急著觀看第二層法訣的練法,再度行功,攝取《守中玄解匯要》、《玄門大論經》兩部原典。
有了三次經驗在前,修煉的過程水到渠成。
可是結果卻大大出乎預料。
歸無咎面帶難以置信的喜意,心神返照,觀望著第三層功法之中的七十七個字,幾乎疑在夢中。
歸無咎心中有數,第三重功法推演之難,遠在第二重功法之以上。
那節錄版的兩部經典,補足第二重功法八字后,在第三重功法之上又添上七字;但第二重功法的八字,未必抵得上第三重功法一字。
換算過來,至多也就相當于空蘊念劍第三重功法成了八字。
而原版經典,成就第三重法訣七十七字!
丹田中元玉精斛傳來感應,距離完法之日,又提升了十九天!
如果歸無咎并未親自看過兩部經典,只怕要以為是節錄版品質低劣,不堪一閱。只是大言唬人。
但現在歸無咎盡觀經文之后,清楚的知道,節錄版雖然文字只占十分之一,但是原版兩部經典之中的精要之處,確實都如實錄下用“撮其精華、舉要治繁”八字品評,并不過分。
按理說,這價值相差不當如此之大。
可是這經文對于自身的價值,竟不論內容精粗,似乎完全是按照文字比例來的,卻是令歸無咎大為費解。
如此說來,若是得了上清全本,約能將“元玉精斛”完功之日,一口氣推進四個月左右。
就在此時,歸無咎舉頭一望。原來洞府之外一陣飄蕩,原來有一個人影上下飛遁,口中高呼不止。
Ps:晚上可能短一點,晚一點。馬上新電腦到了,Linux版要重裝系統,而且還要把所有文檔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