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歸無咎心意一動。
他面前兩幅圖卷之中,左側那一幅和陸乘文交手的畫面依舊不徐不疾,緩緩推進;而右側“扶搖會”中的景象卻陡然加速流逝。
這不是由于歸無咎時間緊迫,故倉促行事。實際上,歸無咎雖是第一次觀覽“扶搖會”中之景,但是并非無頭蒼蠅,而是有著相當清晰的目標。
原來,陸乘文在“扶搖會”中看似甚為低調,其實和歸無咎一般,并不把同輩中的金丹境真傳放在眼中,而是心意默念,權衡著自己與元嬰真傳的高下短長。
只不過他功行尚差了一籌,未曾付諸實施而已。
據陸乘文所言,以他功行,當日與會的元嬰境修士縱然非他所能敵,但是小小周旋一二,也并非難能。但是唯有三人,卻斷非自己所能抗衡,若要強行交手,必定一觸即潰。
陸乘文功行精微雖然與歸無咎尚有一段距離。但是單論推斷甲乙、望氣感人,以其“云頂金柱”第四重“天人之際”的高妙境界,歸無咎也無法勝出太多。
對于他的判斷,歸無咎自然是放心的。
若說能夠瞞過陸乘文的感知,恐怕非有阮文琴、御孤乘一流的手段不可。但是三十六位題名金榜,此等人物連歸無咎自己在內不過六人,況且除了那只金鳳凰之外無一不是他的舊識,因此自然可以排除這種可能。
故歸無咎待正戲一開場,稍稍觀覽,便加快了影像流動的速度,極有針對性的尋到那三人。
此時歸無咎之畔,云歸海、南門芊望見兩道畫卷甚是玄奇,卻不知何時靠到近前來,觀望圖卷之中的景象。
在南門芊身上還有一個小人兒,正跨坐在她肩膀上,嫩白藕臂圈攏,緊握住南門芊的發辮,一雙清靈明澈的大眼睛紋絲不動,盯著圖卷之中光影迷離的幻境,不是黃希音是誰。
黃陽界之中隨歸無咎出界的元嬰三重境者,俱被歸無咎安置在清萊峰前山殿宇之中。
而幾名年輕弟子,包括南門芊、北門云錚在內,卻被歸無咎帶進后山,也好與云歸海、黃希音、黃采薇做個伴兒。
幾位少年人包括北門云錚在內,陡然間進入“異界”,都甚為拘謹,緊守門戶不出,只專心研習歸無咎所擇道書。
唯有南門芊卻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自來熟的性子,不但和云歸海一見如故,甚至不過數個時辰功夫,就和黃希音極為熟絡親熱。
只是此時,云歸海三人,卻和歸無咎志趣相反。
歸無咎所關注的,是清點右手邊圖卷之中的“扶搖會”真傳;而云歸海和南門芊,心中早已把歸無咎奉為偶像,感興趣的卻是左手邊圖卷之中,歸無咎和陸乘文的戰斗。
不知幾刻鐘過去,那圖卷之中的景象驟然一變。
此時戰斗已然結束,二人一番交談之后,陸乘文心意復又圓滿,打開第三道錦囊。登時天上三十六道畫卷鋪開,蔚為大觀。
此景象出現數息,云歸海、南門芊似乎甚是遲鈍,全無所察;但黃希音卻突然瞪大眼珠,小腿一磴,吱吱呀呀大哭起來。
歸無咎心意一跳,突然一個念頭閃過,恍然省悟,自己似乎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