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殿門中走到盡頭,視野由狹而寬,實是偌大的一處空間,幾乎與小界無異。當中孤零零的包裹著一間斗室,宛若果實中央之果核一般。
那斗室之內,空空蕩蕩,唯有左右各排列,栩栩如生。觀其風骨神韻,意氣風發,鋒芒躍然,顯然所模擬者,是年輕一輩的杰出人物。
其實目力能見者,不是一十六方雕塑,而是一十四件。左右上首處,各有一物為一方光華耀艷的屏風所遮蔽。從大小身量上看,其中各自所藏,當同樣式一方人像。只是不知何故,這兩枚塑像卻被屏風遮護起來。
這屏風的光華,看著艷麗庸俗。但是元嬰境界之上的修士用心體察,終能察覺這其中蘊含著何等磅礴法力。
景行殿。
此間不是別處,正是圣教祖庭的一處秘地。
乾元、上清兩宗,數十萬年來聯系愈發緊密。除卻弟子所修根本法訣有異之外,此后入道修習、磨礪印證,互通有無,幾乎宛若一家。就連同一輩中真傳弟子的輩分次序,排名先后,也都混同為一。
這處“景行殿”,乃是為圣教祖庭中稍次一等的天才弟子所設,近十余萬年來,對于圣教祖庭陶冶人才、砥礪后進,功勞著實不小。不僅如此,此殿之法門,比隱宗“崇臺”、“詮道”諸會的大費周章,不知要省便多少。
要說此殿源流,乃是上清宗顯道道尊所設的神道法門之分枝。
每隔數千載為一代,祖庭中有望成就天玄境的天才弟子,列位真傳。總數約莫在十二人至十六人之間。
而借助這一與神道法門頗有淵源的秘術,汲取這真傳弟子一點氣機,再依傍外物,卻足以鑄成一件功行高下與本人完全相若的雕像來。
更奇妙的是,即便此后真傳弟子本人功行漸高,修為更深,這塑像亦隨之同步增長,如同鏡轉,絲毫不差。
但有一條。這塑像之身唯有在景行殿內的這一處空間內,方才得以發揮功效。若是搬運別處,則與尋常的泥塑木雕無異了。
有此一殿,等若圣教祖庭之中功行最精的十余位真傳弟子時時在此磨礪后學。若有人想要與之相斗以求進益,和與真人交手無有絲毫不同;其中價值之高,可想而知。
但是有入殿資格的人物,同樣是年輕一輩中相當出色的人物。如丁明儀輩,將來求一個步虛、離合境界,也是唾手可得。甚至萬一再得意外機緣,勉強成道也不是不可能。這一層次的弟子,闔宗上下,滿打滿算也不過二百余人罷了。
此時丁明儀立在左手邊第五座塑像之前。
眼前這人,身量修長,膚色蠟黃,眼窩深陷。看著其貌不揚,但是眸中鋒芒卻堪稱盛極,常人決計不敢直攖其鋒。
這氣勢,哪里是一尊塑像,分明與真人無異。
此人正是丁明儀四十余日之前挑戰的對手,第九真傳霍元峮。當時不過交戰二十五息,丁明儀便脆敗其手。
“霍遠峮”塑像之前,有一片薄如蟬翼、巴掌大小的翠玉圓盤。丁明儀略一思忖,伸手將之捉住。
這翠玉圓盤是啟用“霍遠峮”雕塑的機關。只消將之輕輕旋轉一周,這“霍遠峮”便會躍下臺來,與丁明儀斗上一場。
但是丁明儀三指捏住玉盤,鬼使神差的遲遲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