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所屬背景,也不問可知。
《三十六子圖》中,他所識之人原本就接近半數。這時又揭曉兩人身份,對于他而言,整個世界的格局也由此愈發完整而清晰。
姚上真似乎洞察歸無咎所想,言道:“能夠在圣教祖庭最核心的二百余位弟子中埋下伏筆,絕非輕而易舉之事。十余萬年來,一代代真傳更替,江離宗底蘊雖厚,也不過成功過三次。”
“前兩次雖然僥幸得手,但是并未等到合適的發動之機。因此那一枚暗子也是自暗中生,自暗中死,再也不曾留下絲毫痕跡。往前溯回十二代真傳,俱未能得手。直至六十年前,相隔四萬載之后,終于再度成功埋下一子。”
“如今能夠得償所用,豈非我隱宗氣運逆轉,天命所歸。”
歸無咎思索一陣,道:“猝然發動,是否會引起對方警覺?”
姚上真搖頭道:“道友放心。本宗布置精密。如今圣教祖庭與諸妖部激戰正酣,這一樁意外,對方追索下去,所有線索只會歸因于妖部身上,全與隱宗無涉。”
歸無咎往那畫卷之上,又仔細凝視了一陣。喟然道:“第十三位……這名次著實也不算低。就連我自己也未必敢言沒有絲毫壓力。但是二位上真看到這個結果之后,似乎信心甚足。”
姚上真不置可否道:“這是道尊大人的意思。”
“羋道尊略觀《三十六子圖》之妙。以為此圖前十二子,中十二子,后十二子之分布,大有深意。歸道友若能勝得甘棠荀申,那么此圖卷之中排名十二位之后者,道友皆可一舉勝之。至于判斷的依據,道尊大人不言,姚某也無從知曉。”
“今日看來,祖庭兩大嫡傳中,排名靠前的這一位恰好名列一十三位,可不是冥冥之中的定數?”
權上真接言道:“換言之。今年之內,若是道友果能勝過本派真傳荀申,那么隱宗合盟、下書祖庭,便是離弦之箭。一切籌碼都將押在道友這一局中,勢不可阻。”
原來他們所言的“驗證”,是應在此處。
盡管本土文明道法稍稍粗糙。但是若是修到了人劫道尊這一步,其所做出的判斷,歸無咎也不敢輕忽。
在面前姚、權二位上真看來,自己所面臨的最大敵手,最終排名一十三位。乃是冥冥天定的大喜事,似乎天要歸無咎成功。
但是羋道尊所作判斷,未嘗不可以解讀成:在相差一個大境界的前提下,他絕不看好自己能夠勝過前十二名中的任意一人。
歸無咎腦海中,又浮現出那個古拙森郁的身形。
如果說和“嵐”的破境完功之戰是起點;與甘棠荀申之戰是奠基;與祖庭二子之戰是終局。那么,和這不速之客的一場勝負,實際卻是三戰之外最艱難的考驗。
如果那人真的選擇破境元嬰的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