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云下生雷,雷珠泛海的神通。即便是功行境界極高的對手,身處其中,總也會不自覺的生出幻覺,錯以為那雷珠下落之勢與尋常的重物自空中落下的速度相同,全然難察其中有著微小的差異,那雷珠似緩實疾,近身悄無聲息。唯有到非死即傷的一瞬間,才能恢復正確的感知。
至于第三道雷海生火,又有說處。那火苗看似平平無奇,但是誰又能注意到,那安靜祥和、充斥暖意的火苗之外,實則有一層極為可怖的“虛焰”,無形無相,卻比那火苗本體大出數百倍去,更兼靈活萬變,擇人而噬。
這三法雖然各呈具象,位屬五行。但是其中根本精神,都是“嵐”本人超乎象外、不落紅塵的精神之所系,蘊含中與外、虛與實、幻與真的正反辯證。
超脫與否,境外境中,實在一念之間。
“嵐”先與歸無咎有一番對答暢舒己志,然后出手。正是有這么一道考較的意味在內。
只是歸無咎味之再三,卻道:“這三法雖善,似乎海不是正經神通。恐怕道友也未必之望這兩三下克敵制勝。”
的確,這三道法術雖然精妙之極,法如其人。但是只是神通的“內核”,而非神通本身。
譬如歸無咎當年修成“元光顯化術”,一真一幻,虛實可窮盡,這是此術的底子;但是真正交起手來,又何止分化億萬,千變萬化。
“嵐”欣然頷首道:“你說的不錯。真個克敵制勝的神通法門,名為‘三元一指’。方才所示,正是作為此神通內核的三種最簡明變化,演示道理而已。至于具體的神通之用,疊床架屋四百余變,繁復無比,就不必過多展示了。”
歸無咎眉頭一擰,道:“看來道友是準備了其他的手段招呼歸某了。”
“嵐”突然露出躍躍欲試的神色,欣然道:“瞞不過你。”
“嵐”音聲之中中氣漸足:“這數日時間,對于你如何能夠完成以金丹勝元嬰的壯舉,我在旁觀照影圖形之后,也略知一二。你的戰法,乃是以根基之精純、境界之高明,彌補功行法力的不足。正如你在與范移星的斗戰中言及,你功行深淺落后一個大境界,但是道法微玄卻領先他四個小境界;兩相權衡,是以能勝。”
“可是說來也巧,我近數十年在‘三元一指’神通之內,另外開辟出一道變化,似乎正合與道友品鑒。”
就在“嵐”出言的同時,一道道云氣、火光,甚至細密猶如蟲卵的雷珠,互相糾結混成一體,赫然成就一道丈許高低的圓球,將“嵐”包裹在內。
此時,“嵐”的身軀已經被完全遮蔽,只余下裊裊清音,空自回響:
“這是我包含三種道法精義,相蘊相成,成就‘三元一指’自出機杼的一變,姑名之為‘含苞未放’。我想知道,若是我將道法精微之上的較量徹底摒棄,完全仰仗功行法力之厚,以這一門神通結陣固守。以你金丹境界的修為,如何能夠擊破元嬰三重境之上的絕對防御?”
“于你而言,恐怕是容不得銓道會中有任何一場平局的。只是我若一心但求不敗。如何破局,倒要請歸道友有以教我!”
這是“嵐”第一次稱呼歸無咎為“道友”。
完全放棄精微變化中的爭衡,倚仗元嬰修士的雄厚法力求守平局。將雙方修為之差距放大的極致。此戰之前,歸無咎從未想過,這一戰將會以這樣的形式展現。
歸無咎緩緩舒了一口氣,凝視著面前目迷五色、似乎堅不可摧的圓形氣罩,嘆息道:“嵐道友。這就是你的世外桃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