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前后兩道水勢,形象幽微,對比鮮明。這具象演化乃是精雕細琢,暗合道法之理,極能勾引起對手品鑒評判的念頭。
更何況,這水勢雖然氣魄宏大,但是水勢推卷,論速度卻不甚快。迎敵之人,總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也難免生出審敵待動之心。
正應為如此,敵手遇到此著之后的第一反應,無不是凝神觀察,以期窺看出什么門道。
只是一旦做出此等選擇,只消三四個呼吸,就要落入圈套。
另有一樁厲害處。前后兩道水幕之上,一龍一蛇兩道虛影,其實與“忘川”神通本身全無關系,正是荀申特意為見識過自家“龍蛇”神通之人所設的陷阱。
敵手極易產生聯想,把“忘川”神通誤以為和“龍蛇”有什么關聯。前后兩道水幕,一者雄渾,一者清微。是否有虛著實著之分。又或者從哪個方向突破,其中有什么講究。
這種思維一旦產生,敵手必定忍不住仔細觀察前后兩道水幕之虛實。這便正中荀申之計了。
“忘川”神通的精髓,全在于一個“忘”字,擺脫有形色相的拘束。一旦迷于色,拘于形,起了思考揣摩的念頭,就要為此法所制。
荀申也并未想到,這高明若斯的一式神通,竟然連迷住歸無咎一瞬也不能夠。
數百丈外,歸無咎身軀高拔,音聲凌冽高古:“此法雖妙,到底不如前著。若先前的一式就是荀道友道術的頂點,那么這詮道終戰,勝負再無懸念。”
荀申目光若明若暗,神色淡然。歸無咎此言,雖然有意在打擊自己心志的嫌疑,但是他并非徒逞口舌之銳,而是其本身的真實見解。
可謂以煌煌大勢,陽謀制人。
荀申輕笑一聲,果斷回應道:“也好。萬變歸于不變。既然一切虛實變化皆屬無用,荀某唯有抱元歸一,身蹈力行。與歸道友作最后一搏。”
此言一出,荀申雙手結成寶瓶,本身所逸散的一切氣機都無影無蹤,同時整個界天,都暗了一暗。
荀申的整個精神,由此集中;一往無前的鋒銳意志,由此凝結。
剎那之后,一道磅礴恣肆、沛然難御的法力突然爆發開來,崩裂四散,端的如天地翻覆,石破天驚。
混蒙不定的昏黃天空,瞬間多出無數耀目繁星,化作星雨,當空灑落!
每一點雨滴星火,俱裹挾著無邊熱力,潛藏著危險的氣息,預示著自身即將成為無邊爆裂的起點。
荀申先前所用的每一道神通,都是以虛實之變克敵制勝。而現在他卻一反常態,將一身法力綻放,化作無量星辰。
每一點雨滴俱能感應爆發,相互連通,感應承遞。一旦完全綻放,這其中的威能,定將巨大到不可思議。
這是荀申已知巧變無用,想要和歸無咎作一凝結精氣神、一擊定勝負的乾坤一擲、終極碰撞!
歸無咎正要調動一身法力當之。仔細一看空中星雨,卻驀然生出似曾相識之感,不由詫然一笑。
“你有你的堅持。”
“只是,天意如此。”
歸無咎淡淡說出這幾個字,語氣之中,充滿贊賞與理解。
大袖一揮,剎那之后,天穹中七點星光明滅,那壯闊雄偉仿佛天地并攏的異象,忽地重歸于寂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