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無咎由此猜測,或許是能夠抵御十二次攻擊的上上品。
但是此時答案揭曉一日唯有三次之功,竟然是下品。
不過歸無咎也并未失落氣餒。他深信自家感應并未有誤,這異寶所展現的幽渺玄遠的境界,也絲毫做不得假。心神沉浸其中,將此寶之妙用演示一回。
一試之下,歸無咎喜出望外,此寶果真是別有玄機的。
原來,此寶一日之中能夠使用“三次”,并不是三個瞬間,抵擋三次攻擊,而是維持三個時段每次使用,長達一刻鐘之久。
一刻鐘內,凡是能夠被自身修為抵御的外力侵襲,俱能被此寶吸納消化。
別說是十二次,就是一百二十次,也不足以與這“三段”防御之功相提并論。
歸無咎長笑一聲,一伸手,重新將此寶攝拿入手。
但是就在此刻,卻出了意外。那寶物重重落下,歸無咎本是要操控其落入自家掌心。但是此寶卻偏離了些許,落在歸無咎四指指尖上,險些就要墜落入地。
就算摔在地上也不至于損毀,但也實在堪稱一件離奇之事情。
今日入手一件品質極佳的“天祭器”,固然是一件大喜事。但是以歸無咎心志之堅,也決不至于因此失態,竟然連攝拿都拿不穩了。
別的不說,此寶出世之時,歸無咎可是穩穩接住,并未出現任何意外。
仔細回想。此寶自爐中躍出之時,歸無咎是實實在在的使用自家法力,拿住此寶。而就在剛才,因為已經掌控此寶“元靈”的緣故,歸無咎其實并未刻意地伸手去“拿”,而是心意操控“元靈”,使神意一“引”。
但就是這一“引”,其中卻生出了一定的偏差。
歸無咎登時嚴肅起來,持住此寶,心神浸入此寶元靈所貯藏的隱秘空間之內。用心探查一陣,果然又發現了兩件奇事。
其一。這“清鑒逍遙石”的元靈,乃是一團精純粹白的元氣;但是此元靈所貯藏的空間,上下左右卻是渾然一體的古銅色。仔細對比,元靈與寶身,二者的氣象風貌,不說格格不入,至少有幾分明顯的矛盾感和差異感。
其二。這寶靈所藏之地,看似是二三丈大小的一處圓形空間。但是那一團混冥靈氣所處的位置,卻并不是這方空間的圓心所在,而是稍稍偏離出了三四尺,看上去十分別扭。
歸無咎也是略通器道的,心中暗道不知是入神之煉、升象之煉、養元之煉中的哪一道環節出了問題。略一思忖,立刻就把小鐵匠叫了出來。
小鐵匠出來之后,原本四下里一陣張望,甚是無精打采。
但是聽說所煉之寶或有瑕疵,他便來了精神,連忙拍胸脯道:“不急,不急。本真人替你將此寶再度溫養一番。只要差錯不大,必定替你糾正回來。”
只是他臉上洋溢著的喜色,幾乎讓人懷疑是幸災樂禍。
小鐵匠對于本土器道文明的典籍,早已爛熟于心。這一次有了鍛造“天祭器”的機會,卻并未由他出手,心中不免郁郁。
就算歸無咎今日所煉之寶完全無有瑕疵,他得空也要挑一挑刺的,好教歸無咎知曉,不由他經手煉制,必然是明珠投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