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猛虎投身于牛羊之群中,縱然牛羊的戰力之和遠高于猛虎,最終勝出的,十有八九也是猛虎,而非牛羊。
那日雙面人動用最終秘法之前,與孔覃、流澤、流甘、流葵、流峽四人,戰了個旗鼓相當。歸無咎所能敵的極限,大約也與之相當。若是竭盡全力、精密配合,勝負猶未可知。
至少,方才短暫聯盟的八人,戰力與孔覃、流澤等五人相比,明顯較為優勝。
但是這八人倉促迎敵,心懷顧慮。或輕慢大意,或畏首畏尾。再加上歸無咎極擅靈動變化的打法,先聲奪人,一連斗倒了三人。
現在局勢斗變,就算剩下的五人真的能夠精誠合作,也不是歸無咎的對手了。
歸無咎長笑一聲,隨著指尖撫動,一道道蘊藏妙意節拍的劍光劍氣分散周流,混合著七柄真劍,分向五人襲去。這“履塵”劍意,無論精純、微玄,抑或法力值雄渾,都在五人之上,由不得孔禹等人全力招架。
斗了一陣,孔禹心中一凜。他驀地發覺,“孔明”愈斗愈是揮灑自如,種種先前并未使用的妙法神通,也不斷的推陳出新使了出來。
歸無咎在破陣之際所慣用的七柄真劍、萬千劍雨神通,只找向孔騶、景圖、手執鐵如意的紅面修士等三人;而攻向自己與孔裕的神通道術,卻生出了新的變化。
孔禹、孔裕二人,在同一時間,嘗到不同滋味。
在孔禹看來,“孔明”一團元氣擲出,旋即分出九虛九實,凝成具象。九虛之象,細小悠長,仿佛渠中銀魚;九實之象,混元夯厚,倒像是九座三足寶鼎。那九魚九鼎,環繞著自己不住地周游亂竄,大面上看,氣息是剛健古拙,混成一體;但是在變動的節奏變化間,一不留神,又突地露出猙獰面目,透出一道道穿引牽刺的奇拙之力,顯然是貨真價實的劍道神通。
而在孔裕目中,劍氣流灑,清輝俱足。圓全劍氣凝成一點,旋而漲大,仿佛月出東斗,高懸于古木之下;枝葉雖疏,不失生動;光華普照,無孔不入。一時間,孔裕竟然生出“天地雖大,無處能避此清光普照”的古怪念頭。
數息之后,渾渾噩噩的兩人,雖然舞動神兵招架遮攔,但其實已經是破綻百出。很快就相繼中招,跌落云頭。
歸無咎暗暗搖頭。
他早已看出孔裕、孔禹二人,功行較孔騶、景圖等三人遜了一籌,特意用二人試招。
在博覽隱宗百家經典的過程中,除卻汲取“空蘊念劍”的養料之外,對于上古道術的幾門大宗,歸無咎本著來者不拒的態度,多少也有涉獵。
剛剛對付二人的神通手段,均來自于“道門四十九劍陣”這一支,半是借鑒,半是推演,最終草草成就。
其中對付孔禹的這一式,源出于“飛魚九鼎陣”;而對上孔裕的這一式,取法于“月滿東南陣”。
休看這兩門神通賣相極佳,但是以真正威力而言,別說碰瓷空蘊念劍,就是和千錘百煉而得之的“履塵”三劍相比,也遠遠不如。以孔禹、孔裕二人的功行,周旋個一時三刻,不是難事。
但是二人遭受歸無咎一連串的打擊之后,神衰、氣沮、膽裂,十成功力發揮不出四成,未過多久就稀里糊涂的敗下陣來。
這兩人既已除去,接下來歸無咎專心致志對付孔騶、景圖和那手執鐵如意的紅面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