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年輕女子一前一后,左顧右盼,望著遠近內外的朵朵浮峰,神采各異。
前方那位女子,一身金丹境界的修為,身著一身素袍,儀態較為端莊得體,似乎目中所見的燁燁盛景,于她而言并不見得如何奪目。
而身后那位身著綠裙的女子,卻東張西望,眸中時時刻刻透出好奇之意。
這兩名女子,乃是來自孔雀一族的孔凌,以及那位芎薇一族女子。
經歷了歸無咎返宗時的遇刺之事后,這一回孔雀一族卻是派了一支隊伍,護送孔凌二人直至建章門。
孔凌并不知曉的是,她主動向本族族主提出投入歸無咎門下,雖然打亂了族中原先對她的布置,但她的幾道理由一經提出,立刻填到了族主孔吾的心坎里,對她的重視程度有增無減。到了今日,孔凌已經是孔吾所謀局面之中,位分極重的一子,甚至要超過族中許多妖王。
孔吾未嘗沒有派遣族人,自卑身份充在歸無咎身畔的打算。但是他仔細盤算過后,卻覺得不易實施,難以尋到合適的人選。
因為縱然有孔雀一族圣祖“言聽計從”四字為準信,若是將本族排名前列的嫡傳血脈送了過去聊作仆役,到底有幾分不妥。但若所派遣之人分量不夠、潛力不足,又顯現不出自家誠意。而孔凌資質絕佳,又一直聲名不顯,卻是一個預料之外的絕佳棋子。
進入“開元界”之后,孔凌面上雖然平淡,但是卻在時時刻刻品評著開元界中的景物氣象。
在動身之前,對于隱宗的規制,她也是做過許多功課的。
甫一進入開元界,此界之中諸峰連結、浮空蕩漾的氣象雖然不俗,但是與孔雀一族九大巨城八十一處大界相較,卻又頗不足道了。
可是又往內間飛遁了一陣,待見到內層天玄上真居所的山巒,仔細一數,孔凌卻不由得面色微變。孔雀一族的妖王境存在,和隱宗的天玄上真數量相比,明顯處于下風。
待看到一界正中,懸空光柱之上那一點湖泊,那傳說中人劫道尊的駐蹕之所,更令她感到一絲敬畏。孔雀族中,尚無這樣的人物坐鎮。
孔雀一族因為歷劫長存的緣故,在底蘊之厚、手段之深上,自然遠遠勝過人道宗門。但是論及最根本的上境修士數量,卻處于下風。
這還不是最要緊的因為隱宗之盟,也不是歸無咎的真正根腳。大世界中,能夠與孔雀一族、隱宗之盟相抗衡的大勢力,至少也有十余、二十處。而那號稱隱匿于暗處,能夠與整個修道界相抗衡的九大宗門,又是怎樣的存在?
正胡思亂想時,二人一前一后,已經來到光柱外圍。只見光柱之內,除卻最底下的四峰連結外,另有三峰依次縱列,仿佛塔樓,最高的一座,較之外圍天玄上真洞府也要高出百余里,儼然一界之正中。
孔凌二人入界之時,建章門并未派引路之人,只言歸無咎洞府在“界中”處。可是一連三座洞府縱列成串,二女卻不由地稍有遲疑了。
思忖了一陣,孔凌還是拿定主意,牽著芎薇族女子的手,往那最高處的洞府之中遁來。
果然,在二人靠近光柱十余丈時,當中分出一條通道,遙遙通向洞府之內。
孔凌見猜測無誤,眉間泛出喜意。
正門相通,歸無咎早在其中相迎。
孔凌與那芎薇一族女子上前拜見。
黃采薇在一旁見到同族,早已喜不自勝,只是須得等候歸無咎吩咐,不敢擅動而已。
歸無咎對著那芎薇一族女子道:“你也當有個姓名。你的同族姊妹姓黃,名采薇;你便與她同姓,名為雨薇罷。”
“黃雨薇”得了姓名,連忙謝過,怯怯的退在一旁。
歸無咎又指了指孔凌,告知姓名之后,對著黃希音道:“以后稱她為姑姑便是。”
黃希音睜著大眼睛打量了一陣,只輕輕“哦”了一聲。
孔凌對這小娃也有幾分驚奇,尤其仔細觀察,才發覺她身為人修,按理說尚未到入道的年紀,卻已經是筑基境界的修為,心中更是驚訝。聽黃采薇主動上前耳語兩句,才知曉這是歸無咎的徒弟,更覺不可思議,便沖著黃希音和悅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