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后。
歸無咎調度氣機,心中不由暗暗納罕。
在他這三十余日等候元氣恢復、結成元嬰的當口,他本擬將魔宗秘典《金花玉蒂玄珠妙法》略加參研,窺其堂奧。
但是沒有想到,此法門仿佛一夢,竟只是化作一個悠遠迷離的“神想”之境,將自家畢身道術所得,以另一種形式梳理一遍之后,這法門自然而然的便成了。
魔宗四大秘典之中,《妙諦六如虛丹一炁玄篇》是奠定最圓滿的丹法根基,《無遮無量普門大祀儀》是凝練最強悍充分的法力,這兩者都是偏于“務實”之術,著眼于修習之人本身法力的累積。
而另外兩道秘典,卻“務虛”了許多,由修道者自家博聞解空、說法論義,縱覽大千世界中道術精粹之后,自然結果。
豐淵、明治二人亦非是隨意修行此術之后,輕易便可得到魔尊指引,與歸無咎一戰就能突破。
在今日之前,豐淵、明治二人不知略覽了多少魔宗典籍,融會貫通,廣納并蓄,這才有了最上乘的道法累積。然后再尋得一位道術積累同樣強盛、堪為勁敵之人,與之交手,方能使“金花玉蒂”一舉現世。
換言之,這一場碰撞只是一個形式;具體得法高下,其實在于各人先前的積累。
歸無咎原本以為,是自己斗勝了二人,所以才獨占八斗,在“天花降頂”之象中大占上風。
其實不然。只要三人之中無人敗亡,這一戰又起到了刺激極限、引動超越的效果,那么無論勝負如何,三人所得多寡的分配,便是先驗注定的。
當然,若歸無咎事先并無一身精純魔功在身,這好事也落不到他頭上。
可以想見,豐淵、明治二人道術雖妙,又怎么比得上歸無咎依托《念劍演化圖》,吸收數百家隱宗經典規模?
天空之中,有一只青雀振翅飛過。
歸無咎心中一動,銳利目光盯著青雀看了一陣,忽地指尖凝成一絲幾不可見的細芒,反手一彈,刺向半空,速度竟也不算太快。
此時那一只青雀尚在歸無咎頭頂的左前方,轉眼便要越過頭頂,自東而西飛躍過去。
而歸無咎的指尖細芒,卻是朝著正東日出的方向射去,似乎南轅北轍,不知目的何止。
歸無咎揚起首來,雙目依舊鎖定這只青雀,似乎亟待驗證即將發生的一切。
果然,在十余息之后,這只青雀莫名在空中一兜一轉,雙翼一擺,一個極輕靈的轉折之后,竟爾向東馳去。
又是二十余息之后,這只青雀忽地一個倒栽蔥,往山崖上跌落,正是被歸無咎預先發射的“細芒”所刺中。
歸無咎微微一笑。
所驗果然為真。
《金花玉蒂玄珠妙法》,成法之后,功用不在提升道行法力,而是將萬千博聞、無量才識智慧,換得神通,前知三十六息。
早在三十六息之間,歸無咎就看到了這只“青雀”的運行軌跡,遇見了它會折返向東。
“青雀”墜落之后,傳來撲通一聲響,忽地驚起遠方樹枝之上的一只烏鸛。
那烏鸛受驚,脖頸上的毛羽都豎立起來,連忙起身,一震翅便要遠離。
歸無咎心中一動,再度凝成一道氣機。只是這一道似針似刺的法力化形,卻白芒閃爍,極為刺目。將之拋出之后,這么氣化清針不緩不急的向著某一處空曠之地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