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十余里路途,歸無咎的遁光卻悠然輕宜,似乎刻意減慢了速度,足足行走了半盞茶的功夫。神思默運間,秦夢霖亦將其師最后傳遞之神意,悉數轉告于歸無咎。
諸如“陰陽星辰臺”和“靈山”這樣的封閉界天,想要潛匿進去,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依常理來觀,歸無咎與那化名為“昌營星”的大號逆宇玄石是徹底無緣了。
但是天無絕人之路,欲達成目的,尚有最后一條“以曲為直”之法,可堪一試。
紫微大世界乃是一處大界。其實尚有數量眾多的下界,修道人潛能之極限止步于元嬰巔峰、化神初期,然后破解飛升,進入紫薇大世界中。當初“阮文琴”與之為友的薛姓男子和田姓女子,便是下界飛升修士。
這些為數眾多的下界,其飛升的落足點,本是在形形色色筑有“古飛升臺”的古城之中。每一處“古飛升臺”,便象征一方下界。
許多紀元之前,這些“古飛升臺”本是遍布于紫微大世界的各個角落,隸屬大大小小的種族、宗門。但是隨著時間推演,如今除卻少數幾家妖族勢力尚藏有幾處遺跡外,絕大多數“古飛升臺”皆被陰陽道、巫道瓜分,藏于各自的秘境之中。
“陰陽星辰臺”與“靈山”之體量,和整個紫微大世界相較固然見小;但是在低階修士的視野中,依舊是極為廣博的存在。其中人煙繁衍,無論凡民土著還是修道中人,皆有相當之規模。除此之外,“陰陽星辰臺”與“靈山”兩界內,亦有四到六處“古飛升臺”,成為幾處小界的飛升落足點。
秦夢霖道:“于無咎你而言,有兩處有利條件。”
“其一,以‘陰陽星辰臺’為例,雖然陰陽道中有許多重寶藏于此間。但是其中人物,與本界土著本卻是并行不悖、互不牽擾。除卻每每有新的飛升修士入界,略觀一眼其資質潛力是否可堪吸納外,其余便以放養為主。”
“其二,因為十二星辰每隔三萬載便于兩界交替的緣故,所以無論是陰陽道還是巫道,皆不能將其長久利用。再加上‘逆宇玄石’入內之人消耗等同于界內時間之壽元這一特點,對于絕大多數修道者而言,此物并沒有太高的價值。所以那孤星一直呈荒廢之貌,未能盡用。”
“故入境雖難,但一旦進入其中,便是一了百了,沒有后續麻煩。”
歸無咎緩緩點頭。
陰陽道主人所言之法,乃是破界進入某一處以“靈山”為飛升終點的下界之中。然后混同此下界之氣機,成為“飛升修士”遁入“靈山”。因為多繞了一步的緣故,故而是一個“以曲為直”之法。
當今紫微大世界中,能夠擁有破解界面隔絕之力的大能,不過區區數人而已,陰陽道主人自然是其中之一。遠的不說,近在二十年前,他便動用大神通,破除薛姓男子、田姓女子原先所屬之下界“青空界”的界面之力,遣人自那小界之中取回一件寶物。
但那是陰陽道所屬之下界,故能輕易成功。如是不明方位的巫族所屬下界,那便斷然難成了。縱是試上千百萬次,也只得是一個將人傳渡入虛空亂流之中的結果罷了。
那些零散下界,嚴格來說雖屬于“紫微大世界”的一部分。但是在氣機隔絕,無有任何倚傍的情況下,縱然以陰陽道主人的通玄修為,亦難以將其輕易推演出來。
思量之后,歸無咎神識中道:“先看上一看,能否有轉圜余地。實在不成,總有‘鏡珠’以為倚仗,卜出方位便好。”
此回所尋之目的地乃是真正的“下界”,而非倚傍于三生陰陽洞天的“小界”。歸無咎自然不會指望如黃陽界一般,暗合荒海紫氣的星晷出現,為我所用。自家手段之中真正能夠倚仗的,無非是“鏡珠”尚有一次機會。
這最后一次機會,若是能夠省下固然是好;若是不能,用在此處,歸無咎心中也較為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