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全珠裹身之藍芒徹底消散之時,魂珠周遭的赤色隕石,竟尚余三分之一的殘留。
歸無咎不由面現驚訝之色。
二人現在所為之事,皆是開掘利用本命法寶的一種玄奧之處,充當神通之樞紐,推演塑形。
只是,歸無咎之推演,乃是有章可循的。其所依傍的,乃是《通靈顯化真形圖》三千法成就十八神通的手段,如何凝練,心中早有腹稿。今日試演,正是第六種神通。而秦夢霖所新練之大神通,固然同樣是遵循陰陽道秘術指引,但是卻無有這等便利。
既往經驗,秦夢霖每日花費的時間較歸無咎略多一些,方能與歸無咎的進度大致相若。
未曾想,今日一見,卻是秦夢霖領先了甚多。
二人翩然靠攏一處。
歸無咎沉吟道:“有所借鑒,還是又有頓悟?”
秦夢霖微笑搖頭。曲指一彈,那仿佛赤色隕石的神通雛形再度顯現,只是規模縮小了數百倍,不過拳頭大小而已。歸無咎凝神細望,觀其神通氣象所彰顯的完成度,分明并不在自己神通之上。
旋即赤色隕石消失,魂珠復現,在秦夢霖指尖滴溜溜移動。
歸無咎仔細端詳一陣,心中一動。再以心意引動全珠復現,二珠比對,終于發現了細微差別。
歸無咎低聲道:“五煉?”
秦夢霖點頭道:“是。”
原來,這一番交手歸無咎之所以處于下風,并不是因為他所精研的神通進度落后,而是秦夢霖調御神通的魂珠,已是五煉之寶;而歸無咎之全珠,依舊是四煉。
歸無咎淡然一笑,道:“恭喜。”
秦夢霖一挽秀發,從容道:“若是對于功行較弱、四等元嬰以下的修行者,一重境至二重鏡,固是一絕大突破;但是對于你我而言,卻又算不得什么了。”
歸無咎搖頭道:“若是比諸金丹境,的確是這個道理;但是到了四煉之后,本命法寶每一重進益都甚是明顯。此乃決勝之要點,萬萬不可放過。”
秦夢霖頷首道:“我亦心有感應。以魂珠的根底,八煉境時已有接近混元真寶的威能。”
秦夢霖能將本命法寶修煉至第五煉,很明顯,是其元嬰一重境的積蓄已然圓滿,順勢破入元嬰二重鏡中。
當初轉世為“阮文琴”時,由于與一方天地格格不入,修為之進度,亦大為窒澀。但是尋回最契合紫微大世界的“真我”之后,秦夢霖的資質,自然表現出符合其古今一品的修行速度,順勢破境,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誠如秦夢霖所言。功行到了他們這一層次,這小境界的突破,其實本是不那么重要的。
歸無咎在金丹一重境時,便能橫掃金丹四重境乃至尋常的元嬰修士,除卻他道術神通超出群倫之外,一個原因同樣不可忽視那就是他名為金丹一重境修士,其實在破境金丹的一瞬,金丹二、三、四重三種妙意,皆已圓滿。實則等同于法力尚有欠缺的四重境修士。
元嬰境中道理相同。
尋常元嬰三重修士,一個對上五六個一重境修士,也是綽綽有余。但是到了歸無咎這里,卻是行不通的。縱然遇上同等天資的英杰,也有交手的余地。
元嬰二重鏡之“明而后融”,三重境之“混沌如一”,四重境之“丹嬰無二”,在歸無咎成就五五之嬰的一瞬,皆已了然于胸。所欠缺的,只是法力之累積而已。換言之,除卻元嬰四重境之后、久閉玄關參悟破境機緣之所得尚未能窺見外,歸無咎依舊可以看做“法力尚有欠缺”的元嬰四重境修士。
說到法力,他縱是一重境,其實也已經無比雄厚。要想在此間致勝,斷然不是三招兩式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