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申甫一出場,他便驚覺此人功行之境界,遠遠超過自己。當初他聽聞在孔雀一族中,頭名嫡傳的道術境界遠遠甩開二至十名一截,未能與之交手,一直是灌天木心中之憾。這位隱宗荀申,顯然是此境界的人物了。
此時見荀申與兩位妖王侃侃而談,儼然平輩論交,更是令灌悲甲從未想到的氣象。一時間,心中竟萌動出躍躍欲試的念頭來,只覺這位隱宗嫡傳,較之孔雀一族的第一嫡傳,更適合作為自己的對手。
灌天木既不是孔雀一族二至八名嫡傳的對手,與那傳說中的頭名嫡傳孔萱較量,自然更無勝機。但是若與這位隱宗荀申相斗,加上妖族本力的優勢,或許會更有懸念一些?
荀申心有所感,沖他微微一笑。續道:“荀申此行,并非是只身前來,身上是攜了隱宗所托的手段的。”
“說來也容易;陣斗這一場,待我傳下手段,可操必勝。”
“斗銳這一場,便由荀某下場,與這位灌道友聯手,自然也可奪取一勝。”
“前兩戰皆勝,蘆妖王自然不必親自下場。”
這也是荀申主動請纓的緣起之一。
在《三十六子圖》之中,荀申名為在馬援、孔萱等人之上。結識之后,亦曾有過切磋比試。
但是因為人妖血統有別,以馬援今日之修為,縱是歸無咎,也只能略勝一籌。荀申自然不能抵擋。荀申心中便生出一個念頭:在妖修本力之增幅下,自己的實戰手段,相當于妖修中何等層次的人物?今遇機緣,故而替歸無咎一行,下場一試。
蘆撰妖王聞言,卻是連連擺手
將先前與孔戎妖王所議、關于孔雀一族不便親自下場的理由,一一說明。
荀申聞言,高聲笑道:“我藏形變身的手段,乃是行前由人劫道尊親自賜下,蘆撰妖王大可放心。”
蘆撰妖王聞言,失聲道:“何至于此?”
孔雀一族要求布下法陣,必然不是無的放矢,這一點蘆撰妖王心中有數。但是他也很識趣的并未多問。但是考諸當前,如桑鶘、角兕等族這一層次的爭斗,竟能驚動一位人劫道尊布下手段,的是超出令蘆撰妖王的想象!
荀申笑言道:“一場大棋局自此間揭幕,蘆撰妖王,勿論幸與不幸,你也算是一個注定名留青史的人物了。”
“這揭幕的第一場,得失雖小,卻事關頭彩。總要旗開得勝才是。”
孔戎妖王心中一凝,看來籌策推演,已有定論了。
他心中也是感慨。
若是激發全部底蘊,孔雀一族的頂端戰力,絕不會劣于坐擁四位人劫道尊的隱宗之盟;但是隱宗畢竟是由人劫道尊親身坐鎮,其所帶來的隱性的小便利,數之不盡,卻也不可輕忽了。
轉眼間,三月約戰之期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