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天木、荀申亦各自通報姓名。
妖族中人,行事直截了當。除了這通名的一句話外,其等便毫不猶豫的取出兵刃,邀斗一處。
與人修的奇思百變,斗巧斗力不同。這場比斗,乃是十足的妖族風格斗力之法與神通之用混合一體,短兵相接,各呈利器。
灌天木所用法寶,看似是一件熟銅锏;但那锏首三寸處,分明是劍刃之形。運轉之際,以“劍”尖為軸,法力一激,變化詭秘,轉折幽微;而锏身之橫當直擊,又拙中帶巧,將一身法力排闥振蕩,如巨浪一般裹挾厚勢。
角兕一族欒平、欒末二人,皆是用一件柄呈環形的直刃,甚是厚重。
與陰陽洞天比斗的高妙微玄相比,如此斗戰顯然更合妖修的口味。
荀申的斗戰之法,本是以變化心計見長。但是他一身修為早已到了大巧不工之境界,此時未免反差過大,所以模擬了灌天木的斗戰風格,卻也游刃有余。
一時間,場中四人,竟似是打了個平手。
見到欒平二人蒙了面具的相貌,孔戎妖王便已是心中生疑。見戰局如此,心中更是篤定。
孔雀一族的前十嫡傳,是何等實力?桑鶘一族能冒出一個灌天木來,實已算是天降異數。豈有角兕一族之中,又能再出二人之理?
孔戎妖王功聚雙目觀望一陣,卻并未能夠查出端倪。
他此刻立于陣旗之后,悄然取出“澹虛鏡”來照。
彼之面目,如何能夠逃過此寶。
只是那鏡光之中,若虛若實,殘影直如浮光一現,立刻隱去。
孔戎妖王不由愕然了。
以天下之大,萬物之奇,“澹虛鏡”也不能窺破虛妄的奇物,也不是沒有。但是按照既往之經驗,若遇到那種情形,這鏡光當是聚而不散,引而不發,根本無法將所照之物納入鏡中。
如今這鏡光納物全然無恙,但只是未能照得分明,好似只是此寶的作用范圍被極大削減了。依照道理來說,若是此鏡距離所照之物近至五十丈內,是可以窺見真容的。
戰局之中,荀申對于一流妖族中前十嫡傳是何等水準,大致已經心中有數。此等修為,在隱宗的元嬰境真傳中已是少有抗手了;但是以他的實力,應對尚不為難。
荀申眼觀六路,兼之又與孔戎妖王有秘法連通。明白孔戎妖王處境之后,心意一動,自然生出一策。
欒平、欒末二人斗了一陣,心中對兩位強敵亦有評判。
雖然看似灌天木、灌枷熙二人似乎功行相若,但以本力而論,似是灌天木較為強盛;而灌枷熙更多的是在力戰之余,以詭秘變化彌補,似乎不足為懼。漸漸地,十分精神,倒有七分落在灌天木處。
二人卻渾然未覺,實際上自己的出手速度,已經是愈來愈慢,進退法度亦漸漸不存,仿佛醉酒之后步履蹣跚。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一瞬間,欒平猛然驚覺自己胸腹一痛,竟是被荀申擊在實處。他身軀登時失控,被拋擲于外。
欒平之身軀化作一道弧線,距離孔戎妖王最近處,已在五十丈內。
盡管短短半息功夫后,其軀便脫離范圍,重又及遠。但就這一瞬間,已足夠“澹虛鏡”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