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華似乎對于韓騰的多話甚是不滿。
反手長袖一抖,四道宛若實質的煙氣,朝著歸無咎打來。
這一門神通初綻放時,宛若袖中射出四條水蛇,其實形象并不甚佳。但只有一件快!
神通一旦離袖而出后,這哪里是煙氣凝形的氣象,分明就是光點照影,所指即至!
元嬰修士,斷難抵擋。
但這一擊終究還是擊在空處。
晏華一怔,旋即轉首一望十余里外,立著一個冰玉之貌的女子。
未等晏華三人琢磨出門道來,那“少女之相”立刻消散,取而代之站在那里的,不是歸無咎是誰。
本著獅子搏兔之念,入界之時,歸無咎便已布下的“拾遺書簡”的手段。心念一動,便即遁走。
歸無咎飛速權衡眼前局面。
這七人,很強!
歸無咎越一個大境界作戰,輕而易舉。當初他崇臺會時,并未修得“丹中之嬰”的手段,乃是真正的金丹修士。斗倒各家元嬰嫡傳,宛如砍瓜切菜一般。如今他已是元嬰境界,尋常化神修士,又豈會放在眼中?
可是眼前的七位神道修士,并非是相當于化神境的“神伯”層次,而是一口氣晉升兩級,達到了相當于步虛修士的“神侯”一流!
當然,不知是因為此小界限制,還是連續動用秘法破境的后遺癥。這七人的氣機,較之歸無咎當年所見的天祐神侯等人,還是要略有不如。
但也只是半籌之差而已。
看似只是一息之間,但歸無咎心中念動萬千,已將己身諸般手段遍歷。
這九竅玄界的八處輔界,很是邪門。歸無咎方才將“謝玉真”運使,立刻察出,此寶的威能發揮不出兩三成。最起碼在此界之中,難以借此達到化神境界的修為。若此物足恃,眼前局面便不足道了。
也不知神道之法,為何能突破一界規則之限制。
除此之外,歸無咎的壓軸手段空蘊念劍,在此境之下也效用甚微。
如今空蘊念劍已非荒海舊法,絕非對手道行高于自己,便難有大用。但是由于敵手高出自己兩個境界,在法力規模上,終究優勢實在太大。
雖然其道行未必精純,但也早已超出了空蘊念劍能夠一擊制勝的層次。
縱然如此,歸無咎亦夷然不懼。
這種形勢兼用、以弱斗強的戰斗,于他而言已經是“久違”了。今日尋回熟悉的感覺,也算是別有妙趣?
當年他做到這一點,靠的是劍光分化的戰法。
如今依托“反吞雙子珠”的戰法已然純熟,今日寶劍出鞘,正好一試鋒芒!
他所擔憂的另外一陣。
兩個境界的差別,法力規模、本力、遁速,皆會形成壓制。且不說以弱勝強,若能與敵周旋,先決條件便是道緣心念俱臻圓滿,料敵機先。如此才有跟上對方節奏的可能。
別的不說,就剛剛晏華這一道甚是質樸的煙塵為表、疾如閃電的一擊,未有圓滿心兆之人,縱能避過,也會大感狼狽。
面對如此對手,馬援那一陣,只怕不太靠得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