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和自席上隨意取了一杯清茶一飲而盡,長長出了一口氣,又反復打量歸無咎兩眼,才道:“金某思來想去,要行一步險棋。”
迎著歸無咎目光,金志和續道:“歸掌門可知,按照原先計劃。若是你同意去赴那‘完璧宴’,將會發生何事?”
歸無咎心中一動,已大致有了答案。
不過他卻不會主動說出來,而是反問道:“何事?”
金志和一抬首,沉聲言道:“半路上我塵海宗會伏下六位明月境長老,屆時合力出手,將歸掌門一舉格殺。”
盡管對準了答案,但此言真的自金志和口中說出,歸無咎依舊不免有兩分驚奇。當即啞然笑道:“金道友最終還是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只是在閣下的立場上看,此舉往好了說是有交淺言深之嫌,往壞了說……卻似舉動失措,行動悖謬。須知縱然道友將真相和盤托出,歸某驚怒之下,也未必會感激于你。”
金志和嘆道:“內憂外患,不得不然。”
“道友如此功行,所求為何,金某心知肚明。只是道友未明本門虛實,不肯輕動而已。金某不妨直言相告本門雖暫無日曜武君坐鎮,但卻早已定下繼位之人。若道友在其中相爭……只怕希望渺茫。但道友若能助我等一臂之力,吾等必有厚報。”
緊接著,便將一番機密消息,緩緩道來。
歸無咎聽了一遍,大致明了其中原委,淡淡言道:“我還道為何對外派英杰如此忌憚……原來如此。”
原先在歸無咎看來,縱然一派定下繼承之人,也未必需要做的太過。因成道機緣盡在我手,你若不給,外人便無有絲毫威脅。又何至于定要趕盡殺絕?沒想到其后尚有如此文章。
任何一家宗門實力,規模大了,總難免派系林立,遠近親疏各有不同。
以如今塵海宗為例,靠攏樂思源的羽翼黨羽、靜待其上位者,固然是最大的一股勢力;但是與其較為疏遠、甚至蘊藏潛在沖突的長老、門人,也是一股不可輕忽的力量。
一旦有另一位功行足以臻至日曜武君的天才人物出現,卻極易導致宗門一舉分裂。尤其是扶植外人做那“首席客卿”的制度,因受契約限制,“首席客卿”的權威,總是要較貨真價實的一派執掌為小。但如此一來,扶植其上位之人,自然能把持更大的權力。
金志和其人,正是樂思源嫡系。
不過他卻異想天開,欲教歸無咎暗中襄助了樂思源這一頭,將塵海宗內的反對勢力勾引出來,一網打盡。
述清原委之后,金志和終是攤開了底牌
“我塵海宗與另一家巨擘宗門星門,向來有幾分交情。如今星門尚無良選,若此事能成,那里才是道友之歸宿。”
此言一出,歸無咎立刻了然。
這等若是明牌托出,任你選擇。
他是認定了,站在歸無咎的立場上來看,冒險參與塵海宗之內的反對派勢力,把握不如與樂思源這一系合作。
星門……
起碼在這里,倒是和鐘魁所提供的消息能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