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賓客齊齊望來,才知其中所書,正是與九重山、雙極殿二次爭鋒的章程。
一望之下,列位心中明悟原來是敗者下臺、勝者守擂的擂爭之法。
擂爭之法,在兩家勢力的比斗中本也甚為常見,無有絲毫奇處。可是今日這擂爭之法卻稍微有些特別因其規模實在甚巨。
尋常的擂爭比試,雙方少則五人,多則八人而已;再多了便覺累贅。
而這一回的擂爭之比,星門與塵海宗一方各出百人。雙極殿一方獨立遣出二百人。總數竟達四百人之巨。
明月境上修,一道之中也未必能湊齊幾個。如今四百人匯聚一堂,幾乎是三大巨擘宗門麾下,有名有姓的高手一齊出陣,方才有此規模。
斗戰規模到了百人以上,或是陣斗,或是亂戰,才是正理。依次擂爭輪流上場一一搏斗,將一方二百人盡數敗陣才算成功,聽上去委實有幾分不真實的感覺,也不知是誰人異想天開,立下如此之章程。
卷末所書,便是賞賜之契。
一戰未勝,塵海宗除卻負責療傷養命之用外,別無它賜。
若一勝一負,事后便得賜下一囊珍稀寶物。
若得兩勝,可取十功;三勝;五十功;五勝;二百功。
倘有誰能夠連勝十人,賞千功,爵祿同塵海宗長老。
連勝二十場,記萬功,得長老名位,并命賜為一道之主。只需你在世之日,一道名門所出物產賦稅盡歸爾有,上宗絲毫不取。
望見此卷內容之后,在場賓客明顯呈現兩種氣象。
一種是精神倍漲,歡喜昂揚,雙目放光,可說是振奮已極;另外多半之人雖也甚是喜悅,但歡喜之中卻帶著幾分疑惑。
無它,這是由于其等對塵海宗規制知之多少決定的。
若有大規模的外賜,各人所求不盡相同,若是一一考錄所求,再計算價值論功行賞,勢必極為繁瑣。于是索性以本門考評的標尺“記功”之數賜下。你有何所求,憑此功果自去本門府庫兌換便是。靈活公正不說,大家亦能各取所需。
那些面有疑惑之人,明顯是對塵海宗“記功”的價值不甚了了。
不過,交頭接耳一陣之后,當消息盡數散布開來塵海宗各部資深長老,年例也只得三至六功時氣氛陡然熱烈起來,為塵海宗的豪邁手筆振奮不已。
見火候已然成熟,龍方云先沖歸無咎欠身一笑,隨即肅然起身,高聲道:
“我塵海宗御下四十六道,諸位皆是其中的頂尖人物。只是名額所限,當有正選、候補之分。”
“塵海宗內,內堂長老、功行精湛之輩,共有五十二人。雖本門明月境上修總數不止此數,但余人各有所長,未必盡是擅長斗戰之人。故而所出斗法者,也只得以五十二人為限了。不足之數,自然要仰仗列位。”
眾賓客聞言皆恍然。畫舫之上八席六座四十八位次,原來是此意。
歸無咎也暗暗點頭。
原本他疑心這所謂的“三宴并舉”是否會過于支離瑣碎。但是今日一看,不但程序甚為簡易,而且環環相扣直入主題,且未有一絲支離破碎之感。可見武道之中的行事,別有一種干練明快。
那跛足長發修士高聲道:“龍掌門之意,是要我等先斗上一場,三中選一,才得入了正席的資格?”
龍方云淡然一笑,道:“今日雅宴,何至于妄動刀兵?”
“諸位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