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生出轉折,是因為星門執掌尚明博自告奮勇,提出了一個條件。
卻見他暗暗施展手段,掌心摩挲一陣之后,不知從何處取出一物:高約三尺,寬近兩臂,金玉為表,勻停修齊。
是一架天平。
此天平看似唯有甚么特殊之處,唯一可堪稱道者,是其兩側托盤并非是淺底盤狀,而是兩個標準的半球形,色澤森郁,牢牢扣在云絲網兜之上。
龍方云靜言道:“若要施展‘八升緊云環’之法,須將貴派秘寶,在此物之上品上一品。”
蔚宗淡淡一笑,并未討價還價,極爽快的自袖中掏出八枚圓環,其色澤烏中泛黃,隱見磨砂粗紋,氣機清醇與厚重兼美,確是非同小可的寶物。
龍方云伸手接過,隨意將四枚圓環置于左,四枚圓環置于右,分別稱量。
只說這桿天平,號稱“真益秤”,同是星門“九珍”之一。
星門之中位列“九珍”的重寶,尚明博此行一共攜帶了三件。除卻“五星圖”是專門針對此戰備下,另外兩件卻自有道理。
其中一件是兼具逃遁與隱匿妙用的真寶,不到關鍵時刻,尚明博決不至于取出示人;而這件“真益秤”,其真正用途,本是與持有之人的道行鍛煉相關。用在這里,不過是靈活處斷下的應景之用。
通常意義上的“天平”,稱的是托盤兩側重量是否相等;而“真益秤”卻有所不同。若有氣機、印記、嗎,銘文等等暗藏于中,勾連于外,所容之物便不能得其均衡。以至于呈現左右搖擺、若沉若浮之相。
換言之,若能夠經受此秤之考驗,便說明所驗之物渾成自足,不至于被人暗中操控。
這只是第一步。
可以想見縱使是所秤之物并未藏有隱動的內在氣機,若是兩側物性有所差別,那同樣是無法實現平衡的。
所以第二步,此秤同樣驗證了左右四環,物性完全等同。
龍方云、尚明博二人密語交流一陣后,尚明博上前一步,隨意各取了兩枚圓環,交換左右。經歷一陣輕輕顫動之后,“真益秤”皆是回復到了絕對平衡之境地。
到底此時,龍方云尤不失謹慎。將“真益秤”此寶之根底效用詳細問過一遍。當得知此寶乃是星門機密重寶,從未得見外人;抑且隨尚明博修行時辰而定、并非時時刻刻攜帶于身時,他才徹底放下心來。
蔚宗似乎客氣得緊,笑言道:“驗明無誤否?蔚某不妨再給龍道友一個定心丸。八環擇四,由貴方先選便是。”
龍方云卻并未與他客氣,淡淡言道:“如此甚好。”
雙方各歸本陣。
而“真益秤”與秤上八環,便默契的置于此地,等候臨戰之人自取。
塵海宗一方早已安排妥當。
此時真宮之內,不過寥寥數人而已。其余一百九十余人,早已暗藏于正宸山中。
返回北營“定元真宮”之后,龍方云反手一托,掌心已出現一枚尺許長短的海螺。卻聽他低聲言道:“首戰不拘定誰人出場,有自高奮勇者,便請上前一試。”順帶著又將斗法從速,各攜“八升緊云環”相斗之事,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