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方云憂形于色:“倘真遇見最壞的一種情形九重山破解各家大藥,其實進度較想象為快,又當如何?在其宣之于眾的同時,已初步完成儲備。若是其助人成道,而那人又不在九重山名分之內這便輕而易舉的繞過了契約約束,將其余各宗逐一壓服。”
樂思源接口道:“這雖然只是推測,抑且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此念既生,便愈來愈盛,難以放下。”
歸無咎想了一想,問道:“戰況詳情如何,信中可曾明言?”
龍方云嘆息道:“知之不詳。只說有琴文成、桑蘊若二位宗主,已然返回宗門。至少須靜養十年,不問世事。”
歸無咎心中微動,已經猜出二人之意了。
果然,樂思源順勢接話道:“按照錘煉功行之次第,樂某本當在三十年后,嘗試破境。只是時機日益緊迫,只得將此事提上日程。”
歸無咎不動聲色,平靜言道:“歸某欲行此事,總也要在上玄宮一行之后。此事早有定計,不便更易。”
龍方云、樂思源二人又不著痕跡的對望一眼,眸中失望之意一閃而逝,又暗藏著兩分困惑。
依照二人心意,塵海宗、星門兩家一同閉了大陣,封門三載。這三年時間內,樂思源、歸無咎的破境過程,便當完成了七七八八。若有兩位日曜武君坐鎮,心中也能稍稍安穩。
至于與上玄宮恒霄宮主交通消息之是事,遣幾位長老出使,也就是了。
不想歸無咎一口咬定,必要親往上玄宮一行,再著手破境行功。
半月之前歸無咎言與恒霄宮主有“未盡之緣”,二人尚未放在心上。二人東西懸隔,身份亦大有差別,何來緣分之說?莫非此言竟然為真不成?16
龍方云并未沉默太久,終接口道:“遣往云峒派接回歸道友二位佳徒的車駕,本門動用了‘風隼輦’,料想三日之后,便是道友師徒相聚之時。”
歸無咎微笑道:“龍掌門安排得甚是周到。二徒一至,歸某立即出行。”
……
一座六合銅殿之內,香火氤氳,二十四盞明燈懸浮于空。
殿正中立著一人,看似是身形俊秀,面容溫潤,一派青年書生之相貌,在武域之中甚是罕見。只是此人兩道細眉卻是純白色,看著異常扎眼。
此人明明未有任何動作,只是佇立凝視而已。但這座殿宇卻給人以忽明忽暗的錯覺來,似乎某一個瞬間突然變得衰朽之極,即將崩塌粉碎;而下一刻再看,卻又無比堅牢。
此人雙目凝視之處,是虛懸半空的一方八角方盆,不止是瓦鑄、石鑄、而是銅鐵所鑄,晦暗無光不提,更隱約能夠望見若有若無的裂紋。
方盆之內,是一層厚厚的土壤,卻例分五色,涇渭分明。
這一只方盆之下,尚有十六七個形貌各異的銅壺,不過巴掌大小,外形同樣粗糙,還是只是毛坯一般。
這位白眉書生觀望了許久,時不時端其一只銅壺,往那土壤之中澆灌著什么汁液。
約莫過了一刻鐘上下,殿外入得一人,濃眉大眼,面貌方正,身著淺綠鱗甲。進殿之后朝白眉書生恭敬一禮,隨后便不言不語,侍立一旁。
又過了一陣,忽然聽見窸窸窣窣的一陣輕響。
方盆之中,忽有一株嫩芽鉆出,在十余息內便漲大的三尺大小:嫩葉圓莖,外翼似荷葉,內里如芭蕉,通體透亮而微黃,明翠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