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思源早已知曉,在日曜武君破境之初,非經“自然流”秘法,難以將本身全體大用之力完全整合。所以他前數次搬山相擊,只是小伎爾;真正作為倚仗的,是攝拿十二山岳以為一體,灌注一身精力的“自然流”一擊。
若是歸無咎無有經驗,憑借肉身抵擋;又或者并未看破這一擊與前數擊之間的差別,那么自己或可勝得一招半式。
雙方并非生死相搏。自己占的上風之后,若再出言擠兌住歸無咎,便可僥幸止占。
他卻并未想到,歸無咎在攻打星門護宗大陣時,已領悟到這一層,同樣以“自然流”的手段予以回應。
這一式欺著不成,樂思源立即遁走。
但就在他以為自身已經脫險之際,卻忽然感受到背心似被刺了一刺;然后身軀突然失去掌控和平衡,好似一艘巨舟失去了掌控,往地下急墜!
原來,彼此一十二座巨山相撞,雖然樂思源這一頭的山岳盡數粉碎微塵,并被同化吸收;但樂思源想當然的以為,歸無咎那一十二山的飛躍之勢,總是要被略微扼制些許的;他也從不認為這一式“自然流”能夠對自己造成多大威脅。
所以他并未望見,不但自家這一十二山之形被吞沒,歸無咎那邊漸漸變大一倍的山岳,速度非但不減慢,反而進一步加快。似乎不但吸收其形,亦吸收了“勢”,化為己用。
這是雙方實力差距甚大時,“自然流”的斗法所體現出的妙用。
樂思源知之未深,所以反而搬石砸腳。
因其一時大意,所以被“自然流”所凝成的“勢”點中,一身磅礴偉力頓時失卻主宰,不能完整。
一刻鐘后,樂思源、歸無咎同時凝立地表,此地距離塵海宗山門,已遠在二十八萬里外。
樂思源忽地一聲嘆息,自袖中取出囫圇一物,丟到歸無咎手上。
歸無咎眉頭一挑。
其實他感受得極為分明在距離落地尚有三四十息時,樂思源已恢復至精力守衡圓滿的狀態。歸無咎本已做好準備,樂思源必然要依托塵海宗山門大陣,作最后的負隅頑抗。沒想到他竟如此爽快的認輸了。
究其原因。六年前歸無咎斗敗銀甲人一役。龍方云、尚明博等人固然驚駭,但其實并未能夠真正看清雙方戰力差距。
而樂思源度量之準,其實遠遠勝過龍、尚二人,隱隱能夠猜到,自己與歸無咎之間,似有天淵之隔;護宗大陣,亦不足恃。
歸無咎將塵海宗大印握在掌心,觀賞有時,忽然高聲喝道:“出來罷!”
同時五指用力一按!
經由兩次施展斗法鍛煉,如今歸無咎大有信心。不倚傍“自然流”,單憑本身發力,也能使出所謂的“十成力”。
我之道行極限,高于大印的最高層次。
果然,就在歸無咎要將此印捏碎的一瞬,忽見三色光華一凝,化作一個人形。
歸無咎定睛一望,卻是個二尺來高、白白胖胖的童子。因其年齡尚幼,竟難辨其男女。身披著一只青色肚兜;肚兜上圖畫倒也精致,繪有兩只青雀,棲息于枯枝之上。
童子頭上扎著三只沖天小辮,將右手食指放在口中吮吸,同時睜大圓滾滾的雙眼,好奇地望著歸無咎。
歸無咎只笑而不答。
少頃,隨著童子漆黑雙眸亂轉,歸無咎忽然感到,袖中星門大印,忽然微微一熱,發出一聲嗡鳴。
這童子眼前一亮,稚聲道:“原來是‘未’印印主。竟會有三人嗎……且慢,梅小寶在哪里?”
說到這里,童子滿目狐疑,滾圓的腦袋左右一陣亂晃,終于言道:“噫,真的不在!你沒有憑借梅小寶的力量,便能將我引了出來,厲害,厲害!料想本印印主已被你逐走。既然如此,這里暫時是你的了;不過,若再度被人奪去,卻不干我事。”
話音一落,這小童同樣身化一道青電,不知所終。
歸無咎心意一沉。